历史百科网

关羽

关羽(东汉末年名将)作为我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其忠义形象与传奇经历跨越千年,不仅深刻影响了我国历史进程,更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符号。

一、人物生平

关羽(约公元160年-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人。关于其出生年月,虽正史未载,但据清代《祀田碑记》《关公年谱》等文献考证,多推断为东汉桓帝延熹三年(160年)。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失利后,遭东吴偷袭荆州,败走麦城,于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魏黄初元年)正月,在临沮(今湖北省远安县)被东吴潘璋部将马忠擒获并杀害,终年约60岁。

二、人物事迹

(一)桃园结义与早期追随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关羽在涿郡结识刘备与张飞,三人义气相投,结为异姓兄弟,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开启匡扶汉室的征程。早期,关羽随刘备辗转各地,参与讨伐黄巾军、抵御董卓等战役,虽屡经挫折,仍不离不弃。如在徐州之战中,刘备败于曹操,关羽为保护刘备家眷,暂降曹操,但其心系刘备,为日后回归埋下伏笔。

(二)白马坡斩颜良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对峙于官渡。袁绍派大将颜良围攻白马(今河南滑县东),曹操派张辽与关羽为先锋解白马之围。关羽单枪匹马冲入敌阵,“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瞬间斩杀颜良,解了白马之围,此役展现出其万夫不当之勇,因功被曹操表封为汉寿亭侯。

(三)千里走单骑

关羽暂居曹营期间,曹操以厚禄、美女珍宝相诱,然关羽得知刘备下落,毅然封金挂印,护送刘备家眷离开许昌。为突破曹操防线,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历经艰险,最终与刘备在古城会合。这一壮举不仅彰显其忠义,更成为千古佳话。

(四)镇守荆州与襄樊之战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夺取益州后,命关羽镇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趁曹魏内部动荡,发动襄樊之战。他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军,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使曹操一度产生迁都以避锋芒的念头。但此时东吴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败走麦城,最终兵败身死,荆州落入东吴之手,此役成为三国局势的重要转折点。

三、轶事故事

(一)温酒斩华雄

在《三国演义》中,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华雄连斩数将,诸侯震恐。关羽主动请缨出战,曹操为其斟酒壮行,关羽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随即提刀上马,片刻间便斩华雄首级而回,此时酒尚温,此故事凸显关羽的神勇。

(二)单刀赴会

刘备占据益州后,孙权派诸葛瑾索要荆州,关羽奉命镇守,拒不归还。鲁肃为讨还荆州,设宴请关羽赴会,欲以伏兵相逼。关羽仅带周仓及数名随从,单刀赴会。席间,关羽谈笑自若,以鲁肃为人质,使东吴伏兵不敢轻举妄动,最终安全返回荆州,展现出其胆识与谋略。

(三)刮骨疗毒

据《三国志》记载,关羽在战斗中右臂被流矢射中,箭头有毒,深入骨髓。为根治箭伤,关羽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一面与将领饮酒下棋,一面让医生刮骨疗毒,“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体现出其坚韧不拔的意志。

四、人际关系

(一)直系亲属

关羽父亲关毅,字道远,熟读《春秋》,深明大义,在关羽幼年时便教导其读书识字,灌输忠义思想。关羽妻子史料记载不详,民间传说为胡氏。关羽育有两子一女:长子关平,随父征战,在襄樊之战中与关羽一同被俘遇害;次子关兴,在关羽死后继承其爵位,为蜀汉后期重要将领;女儿关氏,孙权曾为子求婚,关羽以“虎女安能配犬子”拒绝,民间称其为“关银屏”。

(二)结义兄弟

刘备作为关羽的结义大哥,二人君臣之义与兄弟之情深厚,关羽一生为实现刘备兴复汉室的目标出生入死。张飞与关羽情同手足,同为刘备麾下猛将,三人被称为“蜀汉三杰”。曹操虽为关羽对手,但对其极为赏识,曾给予诸多赏赐与礼遇;张辽与关羽既是战场对手,私下也是挚友,二人惺惺相惜,在关羽降曹期间多有交往。

五、史书记载

关羽并无传世文学作品留存,但其事迹在正史与文学作品中均有记载。《三国志・蜀书・关羽传》是关于关羽生平最权威的正史记载,陈寿以简洁的笔触记录了关羽的主要经历与性格特点。而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则对关羽事迹进行艺术加工,通过“桃园结义”“过五关斩六将”等经典情节,将关羽塑造为忠义、勇武的完美形象,使其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人物。《资治通鉴》等史书也对关羽的军事活动与相关历史事件有所记载。

六、人物评价与历史地位

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关羽“有国士之风”,同时也指出其“刚而自矜”的性格缺陷,认为他“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随着历史发展,关羽的忠义精神逐渐被历代统治者与民间推崇。自北宋开始,朝廷不断追封关羽,宋徽宗封其为“忠惠公”“武安王”,明代万历皇帝封其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清代更尊其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在民间,关羽被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关帝庙遍布全国,他还被奉为财神、行业保护神等,其形象在宗教、戏曲、绘画等领域广泛传播,成为中华民族忠义精神的象征,对我国文化与民族性格的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七、关羽是怎么死的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获悉关羽势力扩大,与部下商议迁都许都以避开关羽,司马懿、蒋济认为孙权不希望看得到关羽得志,建议曹操派人劝说孙权掣肘关羽的后方,并答应将江南地盘封给孙权则樊城之围自行解除,这个建议得到曹操的认同。此前,孙权为试探关羽的态度,而派遣诸葛瑾出使荆州,劝说关羽与孙权联姻,将其女儿嫁与孙权之子,但关羽以虎女不能嫁犬子为由拒绝请婚,还骂辱诸葛瑾并将其赶出军营,孙权获悉后就答应与曹操联手对付关羽。

同年,关羽北上攻打襄阳,在樊城与曹军初次交战获胜,但是驻守江陵的南郡太守糜芳和屯军公安的将军(傅)士仁怀有二心,认为关羽态度傲慢轻视自己,他们二人没有尽力为关羽大军提供军资,然后关羽说回师之后惩罚他们,于是二人心怀不安。东吴孙权趁机私下派人诱使糜芳和傅士仁投降,而此时曹操派遣徐晃解救曹仁,关羽一时不能攻克就引军退还。关羽回军之后发觉孙权已占据江陵,自己的部众妻小被孙权俘虏,因此关羽的士卒四散而逃。之后孙权派遣潘璋追击关羽,在临沮将关羽及其长子关平斩杀。孙权将关羽的首级送与洛阳曹操处,曹操以诸侯级别的礼制安葬了关羽。后主刘禅即位后,于蜀汉景耀三年(公元260年)秋九月追谥关羽为壮缪侯,次子关兴承袭其爵位。景耀六年(263年),庞德之子庞会随钟会伐蜀。蜀汉灭亡后,庞会将关羽全家杀害。

八、关羽的儿子和孙子

儿子-关兴

关兴(生卒年不详),字安国,河东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东汉末年名将关羽次子,关平之弟,弱冠时就因得到丞相诸葛亮的赏识而深受重用,官至侍中、中监军,随后英年早逝。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关兴随刘备兴兵伐吴斩杀潘璋夺回父亲的青龙偃月刀,为蜀汉后期重要将领,并与张飞之子张苞结义,多次参加诸葛亮北伐,后在诸葛亮第六次北伐前去世。

儿子-关索

关索,是我国古代民间传说里的虚构人物,出自《花关索传》。《三国演义》中为蜀汉名将关羽的第三子(毛本)或长子(周本),荆州失陷后逃难到鲍家庄养病,伤愈后听说东吴仇人已死,乃回归蜀汉,并随同诸葛亮南征。《全像通俗三国志传》里提及关索出生时关羽因杀人而逃难在外,刘备占据荆州后,关索才来荆州投奔父亲;后来刘备攻下益州,关索带兵镇守云南一带。云南一带仍流传以关索为主角的“关索戏”。

儿子-关平

关平(178年-220年),字坦之,河东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人,东汉末年名将关羽的长子。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率军北伐时,关平随军征讨。吕蒙成功渡江后,南郡守卫将领傅士仁、糜芳先后投降,吕蒙遂偷袭荆州进驻南郡。因后方失守,关羽被迫从前线战场撤退,期间关平一直陪从其左右。而后孙权率军占据关羽的大本营江陵,关羽军全家老小都被东吴军控制,关羽军军心溃散。关平与其父退到麦城时,中了东吴军的埋伏并被擒获,最终死在临沮县。在后世,由于民间对关羽的崇拜,关平的形象渐渐起来,很多地方的关帝庙在供奉关羽的同时也供奉关平、周仓两员大将。明朝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关平被加封为竭忠王,清朝顺治九年(1652年)因关羽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关平则被世人称为“关圣太子”。

女儿-关银屏

关银屏(202-?),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人,三国时期名将关羽之女在民间传说中的名字,该名不见史叔记载,仅在民间传说中出现,因在关羽的四个子女中排行第三,故又被称作“关三小姐”、“关氏三姐”或“关家三小姐”。在传说中她是黄月英的弟子、并随同诸葛亮平定南蛮,嫁给蜀国名臣李恢之子李遗。

父亲-关毅

关毅(生卒年不详),字道远,是东汉末年名将关羽的父亲。很孝顺,在父亲关审去世之后,在父亲的墓旁建立了庐舍,为其守孝三年。后来,关毅生下了东汉末年的名将关羽。

祖父-关审

关审(90年~156年),字问之,关毅之父、汉末名将关羽的祖父。永元二年(90年)庚寅生,居住在解州常平村宝池里(今山西省运城市)。记载说他“冲穆好道”,常以《易经》、《春秋》训其子,于永寿二年丁酉卒,年六十八。

孙子关统

关统,三国时期蜀汉将领,《三国志》记载中字号和生卒年均未提及,是关羽之孙,关兴之嫡子,关彝之兄(或弟),娶公主,是蜀汉后主刘禅之女婿。其人物演义中未登场。

孙子关樾

关樾,公元213年出生于荆州,是东汉末年名将关羽之孙,关平与赵氏之子。

孙子-关彝

关彝,河东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正史记载中字号和生卒年均未提及,是关羽之孙,关兴庶子,于其嫡兄弟关统去世后继承爵位。

亲家公-赵云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后,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甚至被认为是三国时期的完物。赵云去世后,于蜀汉景耀四年(261年)被追谥为“顺平侯”,其“常胜将军”的形象在后世被广为流传。

好友-张辽

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聂壹的后人。张辽年少时为雁门郡吏,中平五年(188年),被并州刺史丁原召为从事。入京后,先后隶属于何进、董卓、吕布,为骑都尉。兴平元年(194年),从吕布攻曹操于兖州。后与吕布奔徐州,领鲁相。吕布败亡后,张辽率众降曹操,任中郎将。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之战中,数有战功。战后,奉命平鲁国诸县,又收降地方豪强昌豨于东海。从征冀州有功,行中坚将军。又独领一军攻占赵国、常山以及海滨地带,升荡寇将军。建安十二年(207年),随曹操征柳城。于白狼山之战率领先锋大破乌桓,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次年,以静制动平定军中谋反。次年,击灭江淮军阀陈兰、梅成。后进驻合肥。建安二十年(215年),合肥之战,张辽率领八百将士,袭击东吴十万大军,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令吴军崩溃。在东吴撤军时,张辽率领追兵,大破孙权、甘宁、凌统等,差点活捉孙权。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 “张辽止啼”成为流传千古的典故。战后,升征东将军。曹丕即位后,转为前将军,受封晋阳侯。黄初三年(222年),带病率军攻吴,破吴将吕范。不久病卒于江都,谥曰刚侯。张辽为历代所推崇,成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好友-徐晃

徐晃(?~227年),字公明,河东郡杨县(今山西省洪洞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名将。徐晃早年跟随杨奉征战,并说服杨奉护送汉献帝东归洛阳,受封都亭侯。后归顺曹操,参与徐州之战、官渡之战、攻打冀州、白狼山之战、南郡之战、渭南之战、凉州之战、汉中之战等重大战役,皆立有功勋。在樊城之战中,徐晃率军击退关羽,又紧随关羽展开追杀,并趁机连破关羽十重围堑,彻底解除了樊城之围。因治军严整被魏武帝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曹魏建立,徐晃被加封为右将军。其后,徐晃跟随夏侯尚击败蜀将刘封并夺取上庸。太和元年(227年),徐晃去世,谥号壮侯。正始四年(243年),徐晃配享魏武帝曹操的庙庭。

好友-张飞

张飞(?-221年),字益德,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勇武过人,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关羽年长数岁,张飞以兄事之。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刘备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张飞与关羽一起加入,随刘备辗转各地。三人情同兄弟,寝则同床,刘备出席各种宴会时,和关羽终日侍立在刘备身旁。建安元年(196年),张飞因交恶曹豹而被吕布所破。建安三年(198年),吕布败亡之后,张飞被任命为中郎将。建安五年(200年),刘备衣带诏事情泄漏,率领关羽、张飞逃走,杀徐州刺史车胄。后刘备战败,关羽被擒,刘备与张飞投奔袁绍。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于长坂坡败退时,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据当阳桥厉声大喝,曹军无人敢逼近,刘备因此得以免难。刘备入蜀后,张飞与诸葛亮、赵云进军西川,分定郡县。在抵达江州时义释了刘璋手下的巴郡太守严颜。在巴西之战中,击败魏国名将张郃。在武都之战中,兵败而还。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当皇帝建立蜀汉后,张飞晋升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同年,张飞因为暴而无恩,被部将范强、张达杀害。谥号桓侯。

好友-刘备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大树楼桑村)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221年5月15日~223年6月10日在位)、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黄巾起义。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刘备在东汉末年诸侯混战的过程中创业屡遭失败,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但因其始终坚持以德服人的行为准则,受到了四方名士的尊敬,陶谦、刘表表态放弃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基业,而是选择将自己的领地徐州、荆州让给刘备统领。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而后因为关羽被东吴所害,刘备不听群臣劝阻,执意发动对吴国的战争。结果兵败夷陵,最终于章武三年(223年)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安葬于惠陵。蜀汉未给刘备奉上庙号,汉国皇帝刘渊称其庙号为烈祖。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其临死前举国托付给诸葛亮的行为被陈寿称赞为“古今之盛轨”,后世众多文艺作品以刘备为主角。成都有汉昭烈庙为之纪念。

九、关羽的老婆是谁

胡氏说

明代说唱词话《花关索传》及《全像通俗三国志传》记载,关羽妻子名为胡金定,并为关羽生下长子关索。故事称关羽早年因杀人逃亡,胡金定携子关索依附娘家生活,后关索赴荆州认父。清朝文献提及关羽故乡发现刻有“侯长娶胡氏”的石碑,进一步强化此说。胡金定作为关羽妻子的形象在民间戏曲、影视作品(如《超时空要爱》)中亦有体现。

杜氏说

《三国志·关羽传》提及关羽曾向曹操请求迎娶吕布部将秦宜禄之妻杜氏,但曹操见其美貌后自行纳妾。此记载仅说明关羽有意娶杜氏,未成事实。

曹氏说

淮剧《关公辞曹》虚构关羽与曹操义女曹月娥的婚姻,称其因关羽离去而自裁殉情,属艺术创作。

关羽相关的资料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