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都市性状态

[拼音]:dushixing zhuangtai

[外文]:urbanism

人类聚居在都市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生活方式和人格模式。主要特征为:

(1)有复杂的分工、社会分层和各种各样的职业结构;

(2)有高度的社会流动性;

(3)人口在功能上有显著的依赖性;

(4)人际接触中有较强的匿名性;

(5)依赖正式的社会控制方式;

(6)人们的道德行为标准呈现较大的差异。

都市性状态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L.沃思1938年在《作为生活方式的都市性状态》一文中提出的。他从社会性、多样性、流动性及异质性等方面分析了都市居民生活方式的特征和人格模式,并提出了形成都市性状态的3个重要变量:

(1)人口规模。都市是众多人口的聚居点,这一因素在都市的文化和职业特点方面产生很大的异质性。一个人口众多的地方,居民之间必然会出现许多潜在的差别。众多的人口有不同的民族,从不同的地域迁来,具有较大的文化差异,形成复杂的职业结构和以特殊利益为基础的复杂的社会关系,这就要求在都市生活中建立正式控制结构。

(2)人口密度。都市的物质空间随人口数量的增大而显得拥挤,由此更加剧了社会问题的产生,使得都市的环境恶化,公害渐多。贫者居于贫民窟、民族村,富者和中产阶级住在郊区别墅或花园住宅。不同的居住区域,反映了不同的声誉、财富和文化卫生等状况,因而人们产生了不同的心理负荷和“容忍差异”的意识。

(3)人口异质性。历史上都市作为文化与商业中心,吸收并维持了大量的高度分化的人口。这些不同背景的居民有着不同的价值观、教育水平、职业技能、性别、年龄、种族。都市的精细分工,悬殊的收入,高度的社会流动和非人格化,构成了都市错综复杂的异质性。这使社会的传统控制削弱,并滋生出新的社会问题。

沃思认为,上述3个变量的相互结合形成了都市性状态,产生了都市特有的生活方式和人格模式。由此他对都市生活方式深感不安,认为都市生活吞噬了传统的价值观,毁坏了有意义的风俗和关系。他指出,要在都市控制方面作出重大努力,即进行都市规划,才能创造出真正人道的都市环境。

美国社会学家H.甘斯认为,沃思的上述理论不能解释实际存在的多种多样的都市生活方式。他指出都市有4种生活方式:

(1)世界主义者;

(2)未婚者、无孩夫妇;

(3)种族村民;

(4)被剥夺者和失足者。都市生活的多样性是由都市社会的特点造成的。都市人口的年龄、性别、收入水平、教育水平、就业水平等特点,塑造了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其他一些社会学家如美国的D.路易斯等人对沃思的理论提出了批评。他们认为都市化不一定导致都市解组,并指出美国大都市中仍保留着首属群体关系与亚文化,城市生活方式不一定引出病态后果。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都市性状态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2185.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