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和珅靠什么升官,贪官和珅却是靠反贪升官

政绩,是考核官员的标尺,从古到今,无数的官员为了政绩而绞尽脑汁。只不过,有的人,虽然是一身孑然为官来,两袖清风离任去,但却将政绩留在了百姓的心中;而有的人,却喜欢将政绩建立在百姓的血汗上,之后却落得是“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但是,无论怎样,官员都希望能留下政绩,即便做不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也可以踩着政绩往上爬,政绩,便是他们升官的本钱。
清朝对官员是有着严格的政绩考核标准的,和珅在短短时间内连续提升,这不符合官员升迁的一般规矩,引得朝堂中群臣私底下议论纷纷。和珅当然知道大臣们对他的评价。只是和珅没有想到,让自己树立政绩的机会来得那么快。

毫无政绩的和珅,在朝堂上受人议论,被同僚嘲笑并无真才实干,这事儿甚至都传到边疆。据说有一次,很受乾隆宠信的云贵总督李侍尧进京面圣,和珅被李侍尧当面讥讽。和珅虽然自恃是乾隆皇帝的宠臣,但他明白自己升迁太快,引起了朝廷中一些人的议论,因此他对一些朝廷要员尽力表现得非常客气。
一方面免得他们对自己产生反感而使得自己初入朝廷的核心层就树敌太多;另一方面,他也想尽力争取几个盟友,毕竟在官场上混,没有自己的势力是不行的。所以,当李侍尧从云南进京来,和觉得这是个拉拢李侍尧的机会,李侍尧和自己,都是皇帝的宠臣,李侍尧这次带了大量贡品进京,到时候说不定还可以从他那里得到些好处。
于是,等李侍尧面圣完从朝堂出来,和珅便一脸谄笑地跟李侍尧打招呼:“李大人,您从云南远道而来,可否赏光到敝处一坐,下官略备薄酒为大人洗尘。”
李侍尧早就听说过和珅是朝中新贵,但他从心里看不起这种依靠拍马溜须、寸未建就升官发财的人。李侍尧说道:“和大人是朝中新贵,府上是金玉之地,我可不敢轻易进入啊。”和珅被说得脸上青一阵红一阵的,只能讪讪地笑着,看李侍尧扬长而去。
这是和珅受宠之后第一次被人当面奚落,少年时代受到的各种冷遇与白眼,一幕幕又浮现在和珅脑海中。和珅满肚子的委屈与窝火,但是他知道自己无处也不能发泄,看着李侍尧渐渐远去的背影,他暗暗下定决心,有朝一日,一定要好好收拾这个傲慢的云南总督。
李侍尧敢对正受乾隆皇帝宠信的和珅不屑一顾,是有资本的。
李侍尧,字钦斋,祖籍辽宁铁岭。李侍尧家原本为汉军正蓝旗。他的先祖是明末将领李如柏,其四世祖李永芳,是明朝抚顺游击,负责抚顺城的防守。万历四十六年(1618),努尔哈赤宣告与明朝的七大恨,起兵讨明,这一年是努尔哈赤的天命三年,努尔哈赤先后攻克多地,从旅顺回师时,途径旅顺,李永芳投降了努尔哈赤。
《清史稿·太祖纪》记载努尔哈赤“师还,经抚顺,明游击李永芳来迎”。李永芳是明朝官员中第一个投降努尔哈赤的。李永芳投降之后,后金毁坏抚顺城,任命李永芳为三等副将,继续管辖原抚顺城百姓。努尔哈赤将自己的孙女,第七子阿巴泰之女嫁给了李永芳。
后来,李永芳跟随努尔哈赤攻打清河、铁岭等地,很快晋升为三等总兵官。明王朝屡次招降李永芳,李永芳都将明朝来的书信上缴以表忠心,努尔哈赤敕令他可以免死三次。后来李永芳还参与过攻打的战斗。从李永芳开始,李侍尧的父祖皆有于清朝。
其高祖巴彦,乾隆皇帝定封号为昭信一等伯,也立有赫赫战。李侍尧的父亲李元亮,曾任户部尚书。可以说,李侍尧家族,在汉军八旗中勋卓著。李侍尧在乾隆八年(1743)以萌生的身份得补印务章京一职,其后,他也如和珅一样飞快地获得提升。
乾隆十四年(1749),乾隆皇帝第一次接见李侍尧便对他印象极佳,认为李侍尧是“天下奇才”,立即破格提升为副都统,并以“李永芳孙,安可以他汉军比”的话来平息对李侍尧过快晋升的议论。到乾隆二十一年(1756),李侍尧已经代理两广总督,不久实授,成为大清朝真正的一品封疆大吏。
此后,李侍尧历任户部尚书、湖广总督、工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旗籍也被抬入了汉军镶黄旗。在历任官职当中,李侍尧在两广总督任上任职时间最久,共十五年。

广州是当时我国唯一合法的对外通商口岸,商业极其繁荣,李侍尧在两广总督这个肥缺上,为乾隆皇帝广泛搜罗珍奇异宝进贡,尤其是当时珍贵的西洋钟等西洋物件,受到乾隆皇帝的多次嘉奖,并称赞李侍尧“优于办贡”。李侍尧除了会办贡讨好乾隆之外,也确实是极有才干之人。
他在代理两广总督期间,政绩突出,后来在湖广总督任上,更“奏湖广销淮盐抬价病民,请酌中定价”,表现得极其关心百姓疾苦,这一陈奏让乾隆皇帝十分高兴,不仅颁旨准行,更晋封李侍尧为太子太保。在武方面,李侍尧更曾平定过广东丰顺朱阿娄农民起义。乾隆四十二年(1777),缅甸边境不安定,乾隆派李侍尧任云贵总督。
可以说,乾隆对李侍尧是极其信任的,而李侍尧也确实极有才干,加之和珅受宠之时,李侍尧已经是年高位尊,所以他对和珅根本不放在眼里的。有记载说,李侍尧因为“年老位高,平日儿畜和珅,衔之”。可见,李侍尧与和珅的嫌隙并不只是在朝堂上的这一次不快造成的,而是李侍尧长期对和珅不感冒,导致和珅怀恨在心。
不过,和珅报复李侍尧的机会很快就来了。
乾隆四十五年(1780)正月,曾任云南粮储道与贵州按察使的海宁,因为和珅的关照,被调任奉天府尹,赴任途中按惯例去陛见乾隆述职。在见乾隆之前,海宁特地先感谢和珅。海宁之父曾任云贵总督,海宁又久在云贵为官,和珅便向海宁打听关于李侍尧贪污的一些传闻是否有凭据。
海宁也略略知道和珅对李侍尧并无好感,便对和珅说:“李侍尧在云南是作威作福,贪赃枉法不说,还致使云贵官场乌烟瘴气。皇上对贪赃受贿一向深恶痛绝,李侍尧受皇上如此恩遇,不思为国守土为皇上抚慰百姓,实在是有负皇上的信任。”海宁又试探着说:“李侍尧这个人仗着自己天高皇帝远,向来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下官这次搜集了一些他贪赃受贿的证据,本想将他的劣迹上奏皇上,但下官官位低下,恐怕是徒劳无益啊。”
和珅听完之后,表面上不动声色:“海大人,对皇上真正的忠心就是对皇上不能有隐瞒啊,知无不言是做奴才的本分,并且,李侍尧贪腐如此之烈,皇上也不是没有觉察,到时候若李侍尧获罪,海大人长期在云贵为官,知情不报,恐怕是难辞其咎啊。”海宁一听,汗都流下来了,马上说:“和大人,您是知道海宁的,海宁对皇上是忠心耿耿啊。”和珅看海宁决心已下,便说:“海大人,你不必畏惧李侍尧,我自会照应的。”
海宁的奏折果然让乾隆皇帝大怒,乾隆皇帝认为,李侍尧“由将军用至总督,历任各省,前后二十余年,因其才具尚优,办事明干,在督抚中最为出色,遂用为大学士。具有天良,自应感激朕恩,奉公洁己,以图报效”。
原本以为李侍尧的贪腐可以容忍,谁知道竟然如此巨大,更导致两广云贵官场上下沆瀣一气,这让乾隆难以接受,和珅见状又在一边添油加醋,乾隆皇帝更觉得李侍尧的“负恩婪索”,实在是让自己“梦想不到”。
这一年,正是乾隆皇帝七十大寿之年。乾隆皇帝在山东行营中,命令和珅与贵州巡抚舒常、刑部侍郎喀宁阿为钦差大臣,前往云贵调查实据,并将李侍尧捉拿回京。同时,令和珅的祖岳父冯英廉查抄了李侍尧在京家产。

和珅一行人快马加鞭晓行夜宿,很快进入了云贵境内,首先到了贵州。和珅等人拜会了贵州巡抚舒常,舒常本不想趟这道浑水,无奈和珅已经向皇帝保奏自己共同查办此案,而和珅又以知情不报、办案不力等理由来吓唬他,舒常只好将自己知道的告诉了和珅。
李侍尧在云贵一带盘根错节,许多官员都与他勾结在一起,很难有突破口能够查得李侍尧犯罪的真凭实据。但是李侍尧贪污受贿基本都由他的管家赵一恒出面经手,如果能打开赵一恒的嘴,李侍尧便是百无抵赖。
和珅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非常高兴。很快,他们到了督抚同城的云南昆明府。和珅知道在昆明,李侍尧的耳目众多,如果明察断然是没有收获的。因此在宣读了乾隆将李侍尧暂且革职的圣旨之后,和珅就像到云南旅游一样,不再追查此案了。
和珅的做法果然麻痹了李侍尧,他在李侍尧放松警惕之后,暗地里搜集了众多李侍尧的犯罪证据。和珅首先控制了自己的老相识孙士毅,孙士毅时任云南巡抚,非常有才学,后来还曾担任四库全书馆的总纂官。孙士毅数次在和珅那里吃亏,早已经不敢招惹和珅,这次自己是在李侍尧的手底下,李侍尧出事,自己也脱不了干系,于是孙士毅积极主动地配合和珅,交代了李侍尧的很多问题。
有了这些证据之后,和珅果断命人抓来了赵一恒,软硬兼施,一方面将自己搜集到的李侍尧犯罪证据都推到赵一恒身上,让他心里害怕;另一方面又严刑拷打逼问赵一恒。最终,赵一恒将自己所知李侍尧大量的犯罪证据一一作了交代。
赵一恒的交代是铁证,和珅便按照赵一恒的交代,抓来了涉案的云南大小官员。在这些官员面前,和珅将证据一一摆出,这些人知道李侍尧大势已去,便只求自保,纷纷向和珅揭发李侍尧的种种罪行。
到此,和珅才直接提审李侍尧,就在李侍尧的总督府大堂上,和珅让李侍尧与赵一恒和云贵一干官员当堂对质,李侍尧的心理防线瞬间便崩溃了,对自己的犯罪事实全盘招供。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和珅迅速审结了一位官居一品的朝廷重臣,这样的办案能力顿时让朝中众臣对他刮目相看。
和珅查到李侍尧贪污了众多金银珠宝,他又羡又忌恨的。一方面他羡慕李侍尧竟然能享受如此纸醉金迷的生活;另一方面他忌恨李侍尧竟然能如此用心地讨乾隆皇帝欢心。原来,在李侍尧的赃物当中,和珅查到了一批特别珍贵的宝物,并列了长长的一份清单,写明是献给乾隆七十大寿的贡品。
现在刚刚二月,而乾隆的七十大寿是八月,李侍尧竟然提前半年准备好了贺寿的礼品。除此之外,在李侍尧的财产当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他为乾隆皇帝采办的贡品而乾隆又赏还给他的。皇帝的赏赐总不能说是赃物吧。和珅然恨李侍尧,但李侍尧毕竟是皇帝十分宠信的朝廷重臣,和珅最终在给乾隆皇帝的奏折中写下了对李侍尧的处理意见,“拟斩监候,夺其爵以授其弟奉尧”。
所谓斩监候,实际上是一种缓期执行制度。斩监候即要举行会审来复核,一般是由六部长官、大理寺卿、都察院都御史等来会审。和珅的这一处理意见实际上体察到了乾隆的心思,李侍尧的财产中有那么多都是赏赐,也就是孝敬给皇上的贡品,皇上看到了会怎么想?不能不承认,和珅把握乾隆的心理非常准。五月份,大学士、九卿会审的结果,将和珅所拟的李侍尧斩监候改成了斩立决,因为按照大清的法律规定,对于贪污受贿的惩罚是非常严格的。
一般官员若是监守自盗,四十两银子便足以杀头了。但是乾隆皇帝对这个会审结果非常不满意,会审的结果均是按照法律条款来执行的,又不好直接表示反对,于是乾隆皇帝破天荒地将李侍尧一案的审理情况发给各省督抚,命令他们各抒己见,并拟定处理意见上奏。乾隆皇帝的理由是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发扬集体的智慧;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各省督抚从李侍尧身上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这场大讨论,持续了五个月之久。在这五个月里,乾隆皇帝一直在等待自己想要听到的意见,但是各省督抚谁也不敢冒枉法的危险,都依据大清律例给出了斩立决的处理意见。终于,江苏巡抚闵鄂元领悟到了乾隆皇帝的意思,上书说:“侍尧历任封疆,干力有为,请用议勤议能之例,宽其一线。”乾隆皇帝非常高兴,表示要顺从“大家”的意见,将李侍尧判决“斩监候”,囚禁在刑部大牢当中,并籍没了他的家产。和珅因为审查李侍尧一案,不仅表现出了他的才干,堵住了朝廷当中的悠悠之口,并且深得乾隆皇帝之心。案件还没有审结,乾隆就给相关办案人员加官晋爵。和珅升任户部尚书,兼领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舒常为湖广总督,喀宁阿任山西巡抚。连和珅的祖岳父直隶总督冯英廉也成为东阁大学士。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晓峰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和珅靠什么升官,贪官和珅却是靠反贪升官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晓峰;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76.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