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糜烂性毒剂

[拼音]:milanxing duji

[外文]:blister agents

以皮肤糜烂作用为伤害特点的毒剂。兼有全身中毒作用,可致死亡。芥子气(β,β′-二氯二乙基硫醚)是最重要的糜烂性毒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被称为“毒剂之王”。日军在侵华战争(1937~1945)中对我 民也使用过芥子气,现仍为一些国家军队的装备毒剂。其他重要种类还有(β,β′β〃-三氯三乙基胺),路易氏气(β-氯乙烯基二氯胂)。糜烂性毒剂属细胞毒物,可破坏细胞中重要的酶及核酸,造成组织坏死。吸入时损伤呼吸道、肺组织及神经系统。接触皮肤和粘膜时能引起红肿、起泡、糜烂,对眼睛可造成严重伤害。芥子气、有数小时潜伏期,路易氏气潜伏期较短,甚至可立即伤害皮肤。糜烂性毒剂可装填于多种 ,以蒸气、气溶胶、液滴状态造成空气、地面、物体表面染毒,可作持久性和暂时性毒剂使用。对芥子气等糜烂性毒剂的防护比较复杂,必须使用防毒面具和皮肤防护器材。路易氏气可用二巯基丙醇解毒,芥子气、尚无解毒物。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糜烂性毒剂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7089.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