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巴枯宁,Μ.Α.

[拼音]:Bakuning

[外文]:Μихаил Александрoвич Вакунин (1814~1876)

无 主义思想家,无 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1814年5月30日(俄历18日)生于俄国特维尔省新托尔若克县的一个贵族家庭。1840年赴德国研 德国哲学。1849年5月,作为资产阶级革命 主义者参加德累斯顿起义。起义失败后,被 ,后改为终身监禁。1851年被引渡回国。他虽向沙皇递交了悔罪书,仍被流放西伯利亚。1861年逃亡欧洲。在第一国际中,巴枯宁进行了反对 主义和夺取总委员会领导权的活动。1872年被第一国际海牙代表大会开除。1876年7月1日在伯尔尼逝世。他的主要著作有《德国的反对》(1842)、《德意志皮鞭帝国和社会革命》(1871)、《国家制度和无 状态》(1873)等。

巴枯宁深受M.施蒂纳、P.J.蒲鲁东等人的思想影响。他自称是唯物主义者,但又把人类历史说成是从动物性状态向人性状态过渡的过程,即从动物 隶状态,经过神性的奴隶状态,向自由状态进军。第一阶段是还没有脱离动物界的原始时期,第二阶段是受宗教和国家奴役的时期,第三阶段是摆脱了任何权力的人们无组织的自由社会。他认为历史就是人的人性的发展对于人的动物性的不断否定。革命的政治纲领应是立即爆炸国家和反对权威,实现普遍平等。在他看来,具有破坏性和自发性的破产农民和流氓无产者是革命的基本力量。巴枯宁的这种历史观完全歪曲了历史的发展,不承认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宣扬资产阶级的人性论,是唯心主义的。

巴枯宁的无 主义理论和政治纲领在19世纪欧洲的资本不发达的国家,如俄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有相当的影响,给工人运动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和恩格斯对它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巴枯宁,Μ.Α.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6709.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