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斯堪的亚计划

[拼音]:Sikandiya Jihua

[外文]:Scandia Plan

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四国的公共图书馆、专门图书馆和研究图书馆合作采集外文图书的计划。它被认为是法明顿计划的“北欧翻版”。

早在20世纪30年代,挪威图书馆学家W.蒙特就提出过北欧国际合作采集文献的设想,但一直未能实现。40年代末50年代初, 瑞典、 丹麦等国的一些图书馆长和图书馆学家再次提出这样的计划。1955年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图书馆馆长T.克勒贝格的倡议下,瑞典皇家图书馆、乌普萨拉大学图书馆、哥德堡大学图书馆和隆德大学图书馆达成了一项关于合作采集外文资料的计划协议。1956年在图尔库召开的第8 次斯堪的纳维亚图书馆代表大会全面讨论了这一协议。1957年各成员国 拨出专款并成立总务委员会以实施这一协议。在总务委员会的推动下,先后成立了各专业委员会。1958年斯堪的纳维亚研究图书馆员联合会讨论并通过了关于扩大这一计划的建议,于是产生了世界靠前个国际间实行外文图书合作采集的计划。斯堪的亚计划最初有9所图书馆参加,后增加到13所。1959年开始实施。1973年四国成立斯堪的纳维亚研究图书馆合作委员会接替斯堪的纳维亚研究图书馆员联合会主持计划的实施。1976年6 月北欧理事会又批准了由北欧研究图书馆文献与情报工作 间理事会取代该委员会,并建立斯堪的纳维 报与文献工作网络(SCANNET)。

斯堪的亚计划产生的原因,首先是20世纪50年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书刊出版量的激增,使各国图书馆感到单独采集文献已力不从心,因而有自愿进行合作的需要。其次是由于参与国的历史、地理和文化 俗相近,便于较快地统一认识和协调行动。

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是:

(1)四国的图书馆在采购外文书刊时按主题、地区或语种分工,使各馆分别成为某一学科、某种语文或某种类型文献的收藏中心、书目中心和外借中心。

(2)分工时既照顾各馆的历史情况和实际需要,也考虑藏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3)通过协商处理分工合作问题。

(4)各成员馆担负所分管学科文献的服务任务,并编制各种专题联合目录。

此项计划的实施,可使这些国家互相配合收藏外文资料,减少重复,增加品种;也有助于建立统一的地区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实现文献资源共享。不足之处是缺少拥有适当权力和经费的协调中心;没有规定必须遵守的义务;由于对不常用语种图书采用地理—语文的收藏原则,限制了对某些国家图书的收藏;建立国家间贮存图书馆和确定专业相近的成员馆之间的复本率等问题也未能得到进一步解决。

此项计划的有益经验促进了南亚和拉丁美洲的发展我国家制定类似的计划。1965年在布拉格召开的主义国家图书馆协调收藏问题国际会议,也曾决定发展外文图书收藏的合作。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斯堪的亚计划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5905.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