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库帕拉,Я.

[拼音]:Kupala

[外文]:Янка Купала (1882~1942)

苏联白俄罗斯诗人。原名伊凡·多米尼科维奇·鲁采维奇。出生在佃农家庭。童年和少年时期为波兰地主劳动。1903年外出,做过家庭教师、文书、酒厂工人等,熟悉人民生活。1908年任白俄罗斯《我们的田地》报编辑,1914年后一度任主编。1905年开始发表诗作。第一次俄国革命对他的思想和文学观点的形成有很大影响。诗歌方面接受涅克拉索夫的影响,以富于人民性和纯朴自然、节奏优美为特色。早期诗集《牧笛》(1908)、《古斯里琴》(1910)、《沿着生活的道路》(1913),反映了白俄罗斯农民的生活和希望,并号召他们进行斗争。1905至1907年革命失败后,他的主要作品如《永恒的歌》(1908)、《古墓上的梦》(1910)、《狮子的墓》(1913)以及剧本《破巢》(1913)等,都怀着无限信心描述了人民的斗争。库帕拉的诗作受到高尔基的高度评价。十月革命后,在《儿子来作客》(1935)、《阿莱霞》(1935)、《孩子和飞行员》(1935)以及长诗《奥列莎河畔》(1933)、《塔拉斯的命运》(1939)中,反映主义生活和对自然的改造。诗集《献给获得勋章的白俄罗斯》(1937)、《纵情歌唱》(1940,获得1941年度斯大林奖金)表达了爱国精神。卫国战争时期曾写诗号召反击德国侵略者。1925年被授予白俄罗斯“人民诗人”称号,1928年和1929年先后被选为白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和乌克兰科学院院士。他被认为是苏联主义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人之一,也是白俄罗斯主义文学奠基人之一。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库帕拉,Я.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2033.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