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格吕内瓦尔德,M.

[拼音]:Gelüneiwa'erde

[外文]:Matthias Grünewald (约1455~1528)

德国画家,文艺复兴时期的 。生于维尔茨堡,1528年8月31日卒于哈雷。格吕内瓦尔德的艺术师承不详,可能从莱茵河中游一带的地方画师 艺,但他也学 了文艺复兴的新技法,并精通建筑与水利工程。约从1500年起工作于塞利根施塔特及阿沙芬堡,1509年起任美因兹大主教的宫廷画师。德国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期间,他因同情改革,于1526年被大主教解职,后迁居法兰克福、哈雷等地,传世之作不多,但现存代表作──伊森海姆祭坛画(1510~1515)是多幅的宏伟巨构,包括 诞生、受刑、复活以及圣安东尼故事等6幅图画,皆属精品。其他重要作品有《圣埃拉斯穆斯和圣莫里斯》(1520~1522)以及 3幅比伊森海姆祭坛画中 受刑图较小的同名图画(分藏于巴塞尔、华盛顿、卡尔斯鲁厄3地)。

格吕内瓦尔德用色绚丽奇幻,善于表现纯朴激动的感情,是一位植根于民间艺术土壤又充分吸收了新技法的 。他的伊森海姆祭坛画被认为是德国文艺复兴美术中独放异彩的一大杰作。它采取德国中世纪祭坛画常用的多层屏柜形式,第 1层(最外层)是一幅凸字形的《 受刑》(一名《十字架上的 》);沿此幅画中轴打开,第 2层中央为《圣母子与天使》,它占据了原来的凸字形位置,在第1层的背面又画了《受胎告知》和《 复活》两幅画,分列两边;当把第2层画从中轴打开时,它的背面又分别画有表现圣安东尼的两幅画《诱惑》与《论道》;第3层中央则为木刻群像,是他人所作。这祭坛画是为伊森海姆的圣安东尼修道院而作,它的 3层 6幅图画都充分体现了格吕内瓦尔德的艺术特色。例如《 受刑》,以全身青紫、伤痕累累的形象表现十字架上受尽残酷折磨的 ,既基于写实也不惜夸张,令人感到无比悲愤,两旁使徒们和圣母悲痛欲绝的神态更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同类题材的画幅中罕有其匹。《 受刑》后面的《圣母子与天使》则充满欢悦 和绮丽风光,与前者的悲苦形成强烈对照。格吕内瓦尔德这些宗教题材的图画,反映了当时德国民间宗教思想的活跃,并接近于平民群众对 教义的新理解,因此它们不仅以其艺术特色引人注目,而且忠实反映了促成宗教改革的那个动荡的时代环境。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格吕内瓦尔德,M.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1035.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