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我国古代提水工具

[拼音]:Zhongguo gudai tishui gongju

[外文]:water-lifting device in ancient China

古代利用人力、畜力、风力、水力由低处提水向上的机械。如桔槔、辘轳、翻车、 筒车、 戽斗、刮车等。桔槔是利用杠杆原理的人力提水机械。横杆的一端系提水桶,用手操纵横杆另一端的升降以取水(图1)。先秦对桔槔已有文字记载。类似桔槔的提水机械还有鹤饮。辘轳则是利用轮轴原理的起重机具,多用于汲取井水。其构造是在井上安置带有水平转轴的支撑架。转轴一端装有曲柄,转轴上缠有绳索。绳索下端系有水桶。用人力或畜力转动曲柄,即可自井中提水(图2)。先秦对辘轳已有文字记载。翻车即今之龙骨水车。其结构是:用木板做成长槽,槽中放置数十块与木槽宽度相称的刮水板(或木斗),刮水板之间由铰关依次联接,首尾衔接成环状。木槽上下两端各有一带齿木轴。转动上轴,则带动刮水板循环运转,同时将板间的水体自下而上带出(图3)。翻车在东汉中平三年(186)已见记载。和翻车结构类似的还有汲取井水的井车。翻车可以用人力、畜力、风力和水力驱动。筒车是一种轮式水车,多为水力驱动。其构造是:在水流急湍处建一水轮,水轮底部没入水中,顶部超出河岸,轮上倾斜绑置若干竹筒。水流冲动水轮,竹筒临流取水并随水轮转至轮顶时,将水自动倒入木槽,再流入田间(图4)。筒车在唐代已有文字记载。王祯《农书》上还记载有高转筒车,可提水十丈以上。其形制与圆轮形筒车有较大差别,而与翻车相近。黄河流域筒车多为木质,长江以南的筒车多为竹质。戽斗是两边各系有两根绳的小桶,两人同时操作,可以提水至高田。其提水高度一般较低(图5)。刮车则是一个转轮,轮直径约5尺,轮上幅条宽约6寸,用人力摇动转轮,可将水刮上(图6)。

我国古代的提水工具,唐代已在中原和长江流域一带普遍使用,至宋代,则在珠江流域一带普及,在古代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大部分被水泵所取代。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我国古代提水工具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60574.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