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邮政技术

[拼音]:youzheng jishu

[外文]:postal technology

邮政技术的主要内容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改造、研制有关邮政运输、搬运装卸、内部作业和业务管理等方面的设备,以提高邮件处理效率,加快传递速度,改善劳动条件和提高邮政管理水平。

发展简史

从1838年英国建立第一条铁道邮路算起,邮政技术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20世纪初期,各国相继利用列车、汽车、飞机这些现代化的运输手段运送邮件。20年代起,发达国家开始研制邮政专用设备。1927年荷兰制成世界上第一台设有五个席位的按键式信函分拣机,1939年英国研制出第一台单席位机电模拟控制的包裹分拣机。同时一些小型专用设备,如邮票盖销机、邮资机、捆信机等先后制成投入使用。法国、美国还曾经分别在巴黎、纽约市内设置地下气压管道,在总局和支局之间传送信函、小包。但是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除邮件运输工具和通用设备获得广泛应用外,成熟、有效的邮政专用设备不多,邮政内部作业基本上仍旧依靠手工操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随着邮政业务量急剧增加,发达国家在50年代开始重视邮政内部作业专用设备的研制工作,并取得明显的进展。自动控制、光电转换、射流、液压气动等新技术在邮政设备中逐步得到应用;各种信函、包裹、邮袋的分拣机,信函自动分类理信盖销机和成套的自动化收寄、 机等先后投入使用。在此基础上,发达国家开始建立机械化程度较高、规模较大的邮件处理中心局,实现工厂化生产,每昼夜可处理函件300~500万件,包裹、小包20~30万件。不过这些设备基本上仍处于人-机结合的半自动化的技术水平。60年代中期,由于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于邮件分拣设备,使信函分拣工作逐步达到全自动化水平。同时为电子信函提供了字符阅读和信息分拣处理手段。70年代,小型计算机、特别是微处理机的应用使邮政作业单机的性能有了显著改善。邮件分拣设备不仅具有字符判别、译码分拣、多席位供包、同步入格等实时控制性能,而且还具有故障诊断、质量检查、业务分析统计和打印显示等数据处理功能。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在邮政管理上也取得了进展。发达国家1976年意大利邮电部的全国邮政数据处理中心同国内16个地区邮政数据中心联接成网。它除了处理全国邮政储蓄、汇兑业务外,还具有对邮电部的财务、会计、库房帐务以及全部职工的工资发放和 档案卡片等进行全面管理的功能。70年代各国新建的邮件处理中心局绝大多数都设有中央控制系统,集中管理整个中心局的作业信息;通过闭路电视,生产流程显示屏,有线和无线对讲电话,各类传感器和小型计算机系统等技术手段监视中心局的作业现场、生产关键环节和主要设备的工作状况,并进行指挥调度。中央控制系统还具有业务管理所需要的数据处理功能。

我国邮政技术的发展

我国成立前,邮政只是利用现代交通工具运输和搬运邮件,邮局内部作业几乎全部依靠手工操作。从1955年开始在北京、上海、沈阳、广州、石家庄、成都等局建立邮政技术研究机构,研制邮政专用设备。到80年代初,从邮件收寄、分拣封发、搬运、装卸到运输、投递都有了一定规模的机械化、半自动化和自动化设备。在一些关键性的技术上也有所突破,如自动信函分类理信盖销机,自动识别手写体和条形码的信函分拣机,人工标码台,小型电子计算机和微处理机控制的多席位包裹分拣机、印刷品分拣机、邮袋分拣机,自动汇票排号机,自动报纸分发流水线,营业窗口自动投递包裹的机械手,各种对公众服务的自动收寄、 机以及地区性的汇兑稽核和报刊发行的数据处理系统等都已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和试用。

展望

邮政业务的不断发展,将继续推进邮政技术的研究和发展。邮件集中处理和人-机结合的操作方式仍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方向,其总的趋势是走向邮件处理自动化和邮政管理信息化。集装箱和人工智能机械手在邮政运输和搬运装卸作业中将有较大发展。电子计算机,特别是微型计算机在邮政生产过程控制和业务管理方面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各种分拣设备将进一步完善并走向单元化、小型化、系列化,激光全息扫描技术在包裹、印刷品自动分拣上的应用将会得到发展。电子信函会有迅速的发展,以致传统的信函的实物传递在一定范围内特别是商业信函将会被电子信函所取代。但是,由于不能收到对方的亲笔信函以及人们在传统上爱好邮票、信封和手 迹以及投资效益等考虑,电子信函的发展又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见彩图)

参考书目

邮电部邮政科学技术研究所编:《国外邮政技术概况》,邮电部邮政科研所出版,北京,197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stal Mechaniza-tion,Rome,1978;Wiesbaden,1980;Cambridge,1982.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邮政技术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59305.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