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文景之治对周边民族政权的政策介绍

汉文帝即位后,不仅内政复杂麻烦,在边事十分严峻、国力不强的情况下,面对“胡强南力”的形势,汉文帝采取了正确的策略,终于赢得了较好的外部环境。
匈奴
在白登的包围下,汉廷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匈奴的威胁,双方一直处于战争和不定的状态。
文帝后两年(前162),他与匈奴缔结了和亲之约。此后,匈奴违反了约定多次侵犯国境,文帝只命令边郡严加戒备,不让百姓烦扰,不让士兵出击。
文帝在任期间,为了寻求安定的和平环境,对匈奴采取忍耐的态度,继续实行和亲政策,避免了大骚动。但是,匈奴受到了和亲政策的恩惠,但是没有遵守和亲的盟约。汉廷需要抓紧有效的御边政策。
景帝继续采取匈奴和父母的政策,安抚了匈奴。同时在匈奴的边境地区设立了关市,与匈奴进行贸易,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匈奴的骚扰。景帝还将投降的匈奴封在列侯,汉匈两族的“通关市”充分认识到这个时期的国境关系比较友好稳定。

南越
南越国也被称为南广东国,是从秦末到西汉时期位于我国岭南地区的z权。从开国君主赵佗到亡国君主赵建德,一共经过五个王,享受了93年(公元前204年至公元前112年)。
秦末,南海郡尉赵佗乘秦国去世时,封关、绝道,合并了岭南的桂林郡、象郡。公元前204年南越国(南广东国)正式成立,被称为“南越武王”,国家被定在番禺。南越全盛时的疆域包括现在的我国广东、广西(大部分地区)、福建(部分地区)、海南、香港、澳门、越南(北部、中部大部分地区)。南越国是汉的藩属国。公元前112年夏天,汉武帝刘彻出兵10万人,与南越国发动战争,同年冬天灭亡了南越国。

史籍中,岭南被称为烟瘴南蛮之地,岭南文明史始于秦平定岭南,赵佗实施“和集百越”政策,引进中原农耕技术和先进文化,迅速从岭南地区的刀耕火种氏族社会进入农耕文明时代,同时将异域文化和海洋文化带入岭南打开了岭南文明千年的光辉。
南越国时代对外输出漆器、丝绸、陶器、青铜器,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汉代、广州成为我国古代罗马帝国的海上贸易中心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成为中原商贾构筑财富传奇的场所。


吕后时代严格控制关市,在铁器等先进生产工具的流通方面封锁了南越国。南越王赵佗采取与中央对抗的态度,作为南越武帝自立,又出兵北上,攻击了汉王朝南部的长沙国。吕后发军攻击南越后,南越和汉王朝正式进入交战状态。由于气候条件的不适应,汉军无法越过南岭,两军实际上在上南岭一线对立了一年,但吕后死后终于放弃了士兵,所以出现了所谓的“佗得骄傲”的局面。
文帝即位后,改变扼杀政策,采取安慰政策,为南越发展生产提供必要的铁器、农具、马牛羊等。将赵佗修到真定(现在的河北正定)祖先的墓中,安设守邑,岁时祭祀。又让攻击南越的军官撤退,拜了赵佗的兄弟为官。于是,遣陆贾又一次派往南越。在文帝诚意的感召下,赵佗谢罪称臣,去黄屋左岭南地区从而取得了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到了武帝时期,经济文化的发展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
汉廷对周边少数民族不轻易用兵,尽量保持相安友好关系,礼貌接待,兄弟适宜,这加强了中原人民和周边少数民族人民之间的团结,增进友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更促进了汉时期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晓峰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文景之治对周边民族政权的政策介绍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晓峰;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5029.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