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植物菌原体病

[拼音]:zhiwu junyuantibing

[外文]:plant mycoplasma disease

由寄生在植物韧皮部筛管内的菌原体所引起的病害。植物菌原体按其基本 状可分为 2类。呈螺旋状体、能旋转或蜿蜒蠕动的一类为螺原体,引起的病害有柑橘僵化病、玉米矮化病等;另一类只能用电镜从病株组织中观察到,形态多呈不规则的球形或短丝状,和许多寄生在动物体内的菌原体相似,习惯上暂名为类菌原体,引起的病害较多,如桑萎缩病、枣疯、泡桐丛枝、甘薯丛枝、花生丛枝、翠菊黄化、椰子致死 黄化等。

症状和诊断

植物菌原体病害的症状一般表现为:叶片黄化,新生叶细小而质硬,隐芽萌发造成侧枝丛生、节间缩短,严重时大量枝叶簇生成团呈鸟巢状或扫帚状;花瓣失去正常的颜 而呈绿 ,或花器变叶,花瓣甚至雄蕊、雌蕊变为小叶片;不能结果或结果少而变小,不结种子或子实不育;筛管内往往有多量愈伤组织增生;整个植株生长迟滞、明显矮化;多年生植物罹病后生长势逐渐削弱,枝条枯死,导致全株死亡。

诊断植物菌原体病害的主要根据是:

(1)植物筛管中有菌原体存在。

(2)用广谱抗生素特别是四环素族抗生素在一定时期内可以抑制症状,而青霉素无抑制作用。

(3)在病株上的媒介昆虫体内能检查到类菌原体。

传播途径和防治

螺原体和类菌原体所引起的植物病害,一般通过嫁接或以叶蝉类、木虱、椿象等刺吸口器昆虫以及菟丝子等为介体而传播;而植株之间的一般接触和摩擦接种则不会传病。

防治措施主要有拔除病株,或通过热力处理种苗杀死病菌以减少传染源;防除传病媒介昆虫;改善栽培管理措施,清除其他寄主植物,培育优良抗病品种和无病苗木(对无 繁殖的植物尤为重要)等。用四环素族抗生素处理患病植株,能在一定时间内抑制或减轻病情。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植物菌原体病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46560.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