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骆宾王不满武则天的原因,武则天为什么想重用骆宾王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等四位文人一起被誉为“初唐四杰”。骆宾王在“四杰”中是辈分较高、阅历最广、成名最早、才气最为横溢、人生最富于传奇色彩的不凡人物。但是,他的命运却是跌宕起伏、曲折离奇的,他的人生之路注定不会平坦通畅,而是崎岖坎坷、荆棘密布。

骆宾王一生自觉怀才不遇,为人正直,经常因为一时口角就得罪别人而被别人排挤孤立,所以在政治上骆宾王始终郁郁不得志,但是骆宾王却始终怀有报国的抱负,而此时正当武则天当政,骆宾王想要实现抱负就要和武则天搞好关系。那么骆宾王为什么要写《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呢,武则天又为何想要重用骆宾王呢?

骆宾王不满武则天的原因

骆宾王不满意武则天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早在武则天还没当上皇帝,只是掌权的时候骆宾王就多次上书讽刺武则天,还因为这件事情被关到牢里面去了。但是骆宾王为人正直,就是看不惯女人执政、牝鸡司晨,在眼里武则天就是一个凶残成性、杀君王、杀母亲、杀姐姐的令人神共愤的人,他认为武则天把持朝政是不符合法纪纲常的。

当武则天废了中宗自立为帝之后,徐敬业就打算起兵造反,讨伐武则天这种“不伦不类”的行为。徐敬业找到了文采卓著而且谢了许多檄文的骆宾王,骆宾王当即答应下来,挥毫泼墨就写成了这篇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这篇檄文对仗工整,声势如虹,兼具了文采和情感,在当时也引起了轩然,不少人都被这篇文章所煽动而加入到讨伐武曌的队伍中来,这篇文章起到了很大的号召作用。

武则天想重用骆宾王的原因

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流传到了武则天手中,文中对于武则天罪行的描写可以说是声色俱厉,把武则天骂的狗血淋头、一文不值,简直是一个没有人性的女魔头。武则天命自己身边的内侍把这篇檄文读给自己听,内侍都吓得不敢出声。

武则天看了这篇檄文,看到前面对于自己罪行的控诉,武则天只是讪笑了之,但是当看到这檄文中的千古名句“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之时,武则天拍案而起,问到写这篇文章的是谁,旁人回答是骆宾王。惜才的武则天叹息道,让这样的人才流落,这真的是宰相犯的错啊。

 

武则天原本打算留骆宾王重用,无奈骆宾王实在是对武则天成见太大,跟着徐敬业起兵造反,兵败之后骆宾王是死是逃也就没有人知道了。如果骆宾王和武则天能够出生在一个开明的社会,那时候没有人会去在意武则天一个女人能够当上一国的主宰,骆宾王也能够实现他为国尽忠的抱负,这对于他们二人来说都是较好的结果。但局限于当时人们的思想和眼界,骆宾王的一生也只能抱憾收场了。

骆宾王怎么死的

对于骆宾王是怎么死的,到现在也仍旧存在着争论,有许多的说法。一说是徐敬业兵变失败后,骆宾王和徐敬业的旧部意欲逃去高丽,在去往高丽的途中因为遇到了风浪被阻,徐敬业的部将王那相叛变,为了将赎罪、为自己讨得一线生机,遂将骆宾王给杀了,并将其头颅上交至朝廷,骆宾王全家也因此无一幸免都被杀害了。

在《旧唐书》和《资治通鉴》等史书中,对于骆宾王的死,都记载的是此说法;一说徐敬业兵变失败后,只有骆宾王和徐敬业的儿子逃了出来,二人躲藏在水荡,之后骆宾王死在崇川,徐敬业的儿子为其修的墓;一说徐敬业兵变失败后,官军一直都没有抓到徐敬业和骆宾王,他们纷纷害怕武则天怪罪下来,遂找了两具尸体来冒充徐敬业和骆宾王,并将两具尸体的头颅砍了下来上交至朝廷算是交差了。

据传徐敬业和骆宾王后来都出了家,做了和尚。此说法记录在唐朝的《本事诗》中;一说徐敬业兵变失败后,骆宾王知自己已经毫无退路了,便跳江自裁了。此说法记录在唐人所撰写的《朝野佥载》中。对于骆宾王到底是怎么死的,其争论点在于徐敬业兵变失败之后,骆宾王到底是逃了还是死了。有相关记载的正史和野史说法不一,大家都各执一词,致使到现如今关于骆宾王的死也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说法,毕竟那已成为历史,对于当时的情况除了这些史书记载外,也没有其他的考究办法。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晓峰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骆宾王不满武则天的原因,武则天为什么想重用骆宾王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晓峰;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815.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