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霉腐微生物

[拼音]:meifu weishengwu

[外文]:microorgani s causing mildew and rot

引起非金属物霉腐变质、性能降低甚至完全损坏的微生物。主要是腐生型和兼性腐生型微生物,也有一些化能自养微生物。霉腐微生物的类型取决于物质的化学成分、含水量和环境湿度,如水域和土壤中以细菌、酵母菌和放线菌为主;地表和大气环境中则以放线菌、丝状真菌为主。在好气条件下,多数霉腐微生物大量生长,因而破坏性较大。霉腐微生物通过各种酶系分解各种物资中的非金属部分,如梭状芽孢细菌、棒槌芽孢杆菌、放线菌、木霉、多孔菌等产生的纤维素酶能破坏棉、麻、竹、木;葡萄球菌、枯草杆菌、放线菌、土曲霉、黄曲霉等的蛋白酶能分解丝、毛、皮革;放线菌、曲霉、青霉、交链孢霉和芽枝霉等的氧化酶和水解酶相继作用可降低合成材料的质量;黑曲霉、焦曲霉、橘青霉等可使涂料、塑料、橡胶、粘接剂等老化。霉腐微生物在矿油(燃料油、润滑油脂、液压油、切削乳液等)中生长后,不仅其大量菌体能阻塞机件,而且菌体的代谢产物也能导致或加速金属的腐蚀。杂色曲霉、灰绿曲霉等代谢活动的产物可侵蚀玻璃,严重降低光学仪器的性能;医药品、食品滋长细菌和霉菌可导致腐烂变质;生长较普遍的黄曲霉、杂色曲霉、冰岛青霉、桔青霉等所产生的真菌毒素直接危害人类健康;化妆品等被假丝酵母、铜绿假单胞菌、金黄颜色葡萄球菌等污染后,可引起皮肤病;染菌的被褥、服装成为霉菌污染源,特别是烟曲霉能导致肺气肿等疾病;链霉菌、青霉等侵入人体循环系统后,能造成血管阻塞;菌落(如霉斑等)污损建筑物,也是环境污染源。此外,霉腐微生物还可损害图书、文物、档案材料、磁带信息资料、生物标本和艺术品等。

控制霉腐微生物危害,可按各种物资或器材的存在形式、组成特点、加工工艺以及使用方式等区别对待。改善物体的结构,使之尽可能减少易发生霉腐的部分;曝露部分使用耐微生物损害的物质加以保护;在现有的材料中添加杀菌剂以提高抗霉腐微生物的能力;选择适宜的物理能(如各种高能辐射)破坏或杀死霉腐微生物的细胞;经常保持清洁、干燥或低温和缺氧来抑制霉腐微生物的生长等。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霉腐微生物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5557.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