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风铃玉

风铃玉:别名,为石竹目、番杏科、风铃玉属、番杏系列多肉植物,原产于非洲最干旱的地区之一, 的大纳马夸兰地区。

植株小巧玲珑,花朵洁自素雅,是小型多肉植物中的珍品,但培育较为困难,是植物园或多肉植物爱好者的收集品种之一,以彰显栽培水平与品种收集的丰富性。

颜色分类:褐色_绿色茎形分类:无茎叶序分类:对生叶形分类:圆柱光照需求:中强生长速度:很慢培育难度:较难适宜温度:20℃±6℃酸碱范围:6.4±.6(PH)风铃玉植物特征 >

植株单生或群生,单株由对生的极端肉质叶组成近似圆柱体,高2-3cm,其中下部表皮呈红褐色或白绿色。顶端圆凸,表皮极薄,较为光滑,儿乎接近透明状,俗称窗,光线由此进人植株体内进行光合作用。环境良好的情况下,植株生长旺盛,蜕皮后会一分为二,成为两株。如果生长环境一般,蜕皮后只能一株代替一株。自然界,特别是休眠期,大部分株体埋在石砾中,只有顶端透明的圆凸窗露出地面,酷似周围的石砾,这样既可防止动物啃食,又能减少水分蒸发,还不影响光合作用。

风铃玉种植方法 >

原生地年降雨量仅几十毫米,虽阳光充足,但却是高原的冷凉气候。5-8月夏季高温休眠,叶逐渐萎缩,内部开始孕育新株。休眠结束会蜕去老叶的皮膜,露出新株,继而开花。可用较深的花盆栽种,种植时应在盆底放些石砾、瓦片等物,以利排水。栽植不宜过深,培养土到根茎处即可,盆土表面可放些小卵石,以提高观赏性。休眠期需通风控水、适当遮光,在凉爽处养护,不能淋雨。冬季12℃以上可正常养护,能耐5℃的低温。除夏季外,其他季节都要给予充足的光照。栽种通常不必施肥。

风铃玉繁殖方式 >

可播种繁殖,对于生长多年的群生植株也可用分株法繁殖。新株栽种前应晾几天或在伤口处抹上草木灰,以防腐烂。新栽的风铃玉不必浇太多的水,保持稍有潮气即可,很容易成活。

风铃玉开花形态 >

9-11月,从顶端缝隙抽生花挺,开直径约2cm的白花。花通常在天气晴朗的白天开放,傍晚闭合,若遇阴雨天或栽培场所光线不足,则不能开放。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风铃玉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0334.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