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南天竹叶

药材名称:南天竹叶

名称出处:《纲目拾遗》

概况

异名:南竹叶(《百草镜》),天竹叶(《上海常用中草药》)。

基源:为小檗科南天竹属植物南天竹的叶。

原植物: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nb.

余项参见“南天竹子”条。

化学性质

含木兰碱[1]。穗花杉双黄酮(Amentoflavone)、南天竹甙A、B(NantenosideA、B),鲜嫩叶枝含氰甙[2]。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60。[2] 中草药学.中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282。

药性

性味:苦,寒。 ①《广西中药志》:“苦,寒。” ②《中医大辞典》:“苦,寒。有毒。” ③《新华本草纲要》:“苦,寒。”

效:解热,止痛,祛风,利湿,止咳,止血,健胃,强筋。

主治:感冒发热,百日咳,眼结膜炎,风湿痹痛,急性胃肠炎,血尿,小儿疳积,跌打损伤。 ①《广西中药志》:“治目赤肿痛,疟疾,跌打。” ②《上海常用中草药》:“止血,止咳。治血尿,百日咳。” ③《新华本草纲要》:“清热解毒,祛风止痛,活血凉血。治感冒发热,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风湿疼痛,跌打损伤,肢痿无力,泌尿系统感染,眼结膜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中医大辞典》:“内服过量可引起头晕、呕吐、麻痹等中毒症状。”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百草镜》:“治瘰疬初起:南天竹叶、威灵仙、夏枯草、金银花各120g,用陈酒适量浸泡,隔水蒸透,1日3服。每服药酒同时吞丸药。丸药方:僵蚕(炒研)500g,砂糖和丸梧桐子大,每服3g。” ②《行箧检秘》:“治头痛,身困,感冒寒邪:南天竹叶30片,乌梅、红枣各3枚,灯心30根,芫荽梗3段(亦可以葱白3节代之),甘草、麦冬各9g,柴胡6g。水煎服,取微汗为佳。”

单方应用:①《纲目拾遗》:“治风火眼肿,眵泪赤痛:南天竹叶,煎水洗眼。” ②《纲目拾遗》:“治小儿疳病:南天竹叶,水煎代茶服。” ③《湖南药物志》:“治疮毒:南天竹全苗,捣烂敷。”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南天竹叶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0225.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