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日本明治政府殖产兴业的机构和方针

从1870年到1885年,明治用了15年左右的时间实行殖产兴业政策,在此期间日本效仿西方国家,努力发展资本资本国家。
但当时,日本在发展资本经济方面没有预先包装好的东西可以学习。这体现在主持“殖产兴业”的体制和政策的变化上。
1870年12月,工业部成立,下设工程、游说、采矿、铁路、土建、灯塔、造船、电讯、钢铁和制造(相当于部门)。
工部省是根据参议员大隅重信提出的制造业发展是“国家第一紧迫任务”的建议而成立的。这标志着殖产兴业政策步入正轨,对支持资本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信部、省负责工业建设,接管了原省大部分国有企业,改制后初步成立了化工机械公司。例如,赤羽事业所使用佐贺藩和大阪炮兵工厂(使用麻营长崎铁工所的机械创建)等旧机械,生产各种机械,成为国内机械的主要来源。另一个例子是神川分公司和品川玻璃厂,生产混凝土、耐火砖和玻璃等建筑材料和化学品。工业部还管理铁路、通讯和矿山。
直到1885年12月被工部省废止为止,总支出超过4600万日元,国有企业的建设和扩建费用超过2900万日元。其中,铁路和矿山构成了工业和工业部的业务中心,铁路支出为1400万日元,矿业支出超过800万日元。

工信部和省设立的工矿交通企业,都是经营的重工业,大多具有军事意义,农业和轻工业不予考虑。以大神重信为代表的明治,对当时的形势和国家繁荣之路的认识并不充分。
他们只是想发展现代大工业来实现日本资本,而在大工业中,为军事侵略服务的重工业和军火工业是紧迫的问题,它不能解决工业化的问题。他们根本就忽视了以农业和轻工业发展为重点的现代工业化的正确道路。
1873年10月,西乡隆盛等货代辞职后,以大久保、岩仓木户等人为中心的大久保z权形成。
11月10日,以大久保为首的总务省成立。大久保在押重信大臣和工业大臣伊藤博文的协助下,效仿英德,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他主张建立工业国家,设立内政部的目的是“纠正内伤”、“改善殖民地生产”和“振兴大众工业”。
这一政策是针对当时日本经济形势提出的。当时的日本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80%。而在不平等条约的锁链下,西方列强的商品已经渗入日本:只有发展国内产品,振兴出口,才能避免压迫。
以大久保敏典为首的总务省的成立,纠正了以往工业省强调发展重工业,重点发展农业、产品加工和航运的局面,确立了日本发展的根本方针。明治维新后实现资本。
1869年,除工部省和总务省外,还在北海道设立了“开拓大使”。作为北海道开发机构,积极推进北海道的地形调查、矿产调查、煤矿开采、交通开发等。
直到 1882 年 2 月,开拓使者才撤出,在此期间,札幌制铁厂、机械厂、啤酒厂、函馆煤气厂、厚岸罐头厂和 Ontosu 糖厂等 39 家工厂开始运作。这些企业也是殖民时期官营企业的一部分,在北海道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如懿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日本明治政府殖产兴业的机构和方针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如懿;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6900.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