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光明

[拼音]:Guangming

现代文学期刊。半月刊。洪深、沈起予主编,1936年6月10日创刊于上海,生活书店出版发行。1937年8月10日出至第3卷第5号后,改出《光明战时号外》,同年10月停刊,共出3卷29期(又《光明战时号外》6期)。是左翼文学运动后期的大型文学杂志之一。

《光明》半月刊,是在民族危机日渐严重的情况下创刊出版的。抗日救亡、反帝反封建、“救亡救穷”的精神,贯彻于刊物的始终。大量的小说、戏剧、诗歌、报告文学、散文作品,控诉日寇侵略罪行,歌颂我国人民以各种形式进行的抵抗斗争,揭露投降派、 的丑恶行为。有不少东北作家的作品在上面发表,第 1卷第7 号还另册附录“东北作家近作集”。这些作品中对沦亡故乡的怀念、对敌人的憎恨、杀敌救国的情绪,强烈感人。它的主要撰稿者有:洪深、舒群、沙汀、徐懋庸、立波、任钧、杨骚、夏衍、何家槐、周扬、张庚、沈起予、罗烽、舒群、艾芜、郭生、臧克家、宋之的、关露、林林、章泯、尤兢(于伶)、凌鹤、王西彦、李兰、姚雪垠、孙陵、张若英(阿英)、荒煤、施谊、王任叔、欧阳山、柯灵等。

《光明》半月刊,重视戏剧创作。洪深、夏衍、章泯、尤兢、张庚、许幸之等都有作品发表。第 2卷第12号为“戏剧专号”,对戏剧运动进行多方面的研讨,还介绍了潮州、武汉、太原、长沙、天津、杭州、广西、肤施(延安)、西安等地的剧运情况。此外,还开展戏剧评论,周扬的《评〈雷雨〉与〈日出〉──并对黄芝冈先生的批评的批评》(第2卷第8号)对曹禺作品给予较为公允的评价。《光明》发表多篇报告文学作品,其中以夏衍《包身工》影响较大。《光明》在介绍苏联优秀作品、揭露 文化,开展文学评论与研究等方面,也做了努力。第1卷第10号辟《哀悼鲁迅先生特辑》,发表了艾芜、沙汀、夏衍、洪深等的悼念文章。

《光明》还发表了徐懋庸、立波、周扬等关于提倡“国防文学”的文章。

参考文章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8篇400字读后感作文

《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6篇1000字读后感作文

《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6篇900字读后感作文

光明西道街道的历史沿革专项地理

《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6篇700字读后感作文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6篇600字读后感作文

大放光明成语辞典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8篇400、500字读后感作文

《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8篇500字读后感作文

《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6篇600字读后感作文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英逸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光明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英逸;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3096.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