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西玎

[拼音]:xiding

擦奏弦鸣乐器。流行于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和思茅的傣族地区,又名“傣玎”。西玎为傣语“拉的琴”之意。形制近似板胡。古老的西玎用陶制共鸣筒,现多用椰壳或竹筒,正面蒙干笋叶或绸布,以柚木或椿木做琴杆,杆上部内侧设一铁钉。杆通长77厘米,穿过共鸣筒伸出约8厘米。琴头雕有孔雀、凤凰树等装饰。马尾弓长52厘米,弯度较大。西玎采用丝弦,定弦有两种:c1、g1及c1、f1,音域c1~f2。

西玎的演奏方法与一般弓弦乐器不同。左手持琴置于左腿之上,共鸣筒正面朝外,手臂向前伸直,拇指挂在琴杆上侧的钉子上,主要用食、中、名3指按弦。右手持弓方法与二胡相反,马尾在外(不夹在两弦中间),弓竹在里,使共鸣筒置于弓竹和马尾之间,中、名两指向内压弓杆,控制弓的张力,使发音产生强弱变化。演奏时,左手随时可以转动琴身与右手配合,调整马尾擦弦角度。西玎音色柔和,音量甚小,用于独奏或自拉自唱。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西玎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2010.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