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佤族音乐

[拼音]:Wazu yinyue

[外文]:music of Va nationality

佤族主要聚居在我国云南省西南部怒江山脉南段的西盟、沧源两地,其余散居在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等县,以及西双版纳、德宏自治州境内。人口298591人(1982年统计)。佤语属澳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有3种方言。由于历史条件及环境的不同,形成了3种不同地区,即阿佤山中心地区(西盟、孟连、澜沧等地)、边缘地区(沧源、耿马、双江等地)和民族杂居地区(永德、镇康、风庆等地)。上述 3个地区的佤族音乐在体裁种类、旋律特点、调式音阶等方面,皆有较明显的区别。永德、镇康等民族杂居区的佤族传统音乐已基本消失,这里流传着邻近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沧源、耿马等边缘地区的佤族民间音乐由于受到其他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响,在音乐语言上有一定程度的变化、发展;以西盟为代表的中心地区,则保存了大量富有特色的佤族传统音乐,虽然还处于较原始的形态,但它是研究佤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材料。佤族传统音乐主要是民歌及器乐。

民歌

可分为玩调、 俗歌、宗教歌、情歌、山歌、劳动歌、儿歌等。

玩调

流行于沧源、西盟地区,数量众多,分跳调(边唱边舞)及唱调(只唱不舞)两种。沧源地区常于农闲夜晚由女人和儿童齐唱或轮唱,音乐结构多是乐句变头合尾的反复,从始至终以同一速度演唱。西盟地区多在喜庆节日、宗教活动及日常娱乐中进行,男女皆可参加。演唱形式主要是领唱和齐唱,音乐结构大都是上下句组成的乐段,速度常由慢而快,边唱边舞。下例是西盟的跳调:

俗歌

佤族人民在盖新房、婚丧、狩猎等活动中都要唱歌跳舞,由歌手领唱,群众随声应和。西盟县马散的盖新房歌中包括迎客歌、起头歌、半夜歌、天亮送客歌等,其间还穿插多种舞蹈歌。佤族成年人去世后,亲友吊唁时要唱丧事歌。一般分独唱、领唱和齐唱两种。速度较缓慢,旋律深沉,有的带有哭泣的声调,婚礼歌一般由老人领唱,群众应和。音乐多为羽调式。男子常聚众入山围猎,猎得虎豹等大兽后,在返寨途中高唱狩猎歌;入寨后举行祭祀、庆祝仪式,围绕场中的猎物边歌边舞,并高声呼喊,表示人们战胜野兽的自豪心情。

宗教歌

佤族过去崇拜自然,相信万物有灵。在宗教活动中,演唱特定的歌曲,如“进木鼓歌”、“剽牛歌”、“猎人头歌”、“巫师歌”等。木鼓被视为神器,进木鼓是佤族的大事,要演唱一系列歌曲。其中《选树伐木歌》是朗诵性的咒语及吆喝声,《拉木鼓歌》类似劳动号子。木鼓进寨后,由男女青年演唱欢快的舞蹈歌;木鼓制成后,巫师带领群众演唱《剽牛歌》等。

情歌

佤族未婚青年的交际活动称为“串姑娘”,青年相会时,除了对唱情歌之外,西盟地区男女青年喜用独弦胡边拉边唱(沧源地区男青年喜弹小三弦)。曲调有“串寨子调”、“串姑娘调”等。常用羽调式或徵调式。独弦胡拉唱的音域较窄,音区较低,音程约为五度,旋律深情。

山歌

佤语称“勒”,在山野间劳动或行路时唱。歌词内容较广泛,常触景生情即兴编词。山歌的旋律舒展自由,有的高亢,有的委婉,常用羽调式。沧源地区吟唱的山歌,佤语称“劳尼”,演唱场合可以在山野间,亦可在家中;演唱内容包括爱情生活及长篇叙事诗等。青年男女常唱此歌,其特点是旋律优美、开朗,词曲结合紧密,乐句长短不拘一格。下例是沧源山歌:

劳动歌

包括薅草歌、撒谷歌、找野菜歌、砍柴歌等。佤族有互助共耕的 惯,薅草歌一领众和,旋律悠长、节奏自由。撒谷歌粗犷而豪放。找野菜歌为佤族女人儿童所唱,和山歌、舞蹈歌等近似,富有生活气息。

儿歌

数量较多,旋律短小,节奏活泼,常与游戏形式相联系,内容大多与昆虫、鸟兽、家禽等有关。

此外,还有孤儿歌、奴隶歌、催眠歌、新事歌等。

器乐

佤族乐器种类较多。吹奏乐器有2孔箫、4孔箫、7 孔箫、苇笛、小独笛、短笛、竹笛、毕郎叨、拜(与傣族乐器相似)、葫芦笙、牛角琴;弹拨乐器有小三弦、口弦;打击乐器有木鼓、铜鼓、竹鼓、象脚鼓、铓锣、镲。独弦胡是佤族仅有的独特的拉弦乐器,形制近似二胡,但只用一条草根作琴弦,琴杆用竹片制成,演奏时可弯曲琴杆以改变音高,奏出滑音和颤音。

佤族音乐具有原始而朴素的特点,多数旋律较为单纯,音域较窄,旋律构成的基础有二音列、三音列、四音列等,其中以三音列构成者数量最多,五声、六声音阶较少见。佤族音乐多采用单音部陈述方式,但沧源地区岩帅的玩调有二部或三部轮唱形式。西盟地区流传的悠长型民歌,节拍与节奏较为自由,在集体演唱时,力图保持连贯的乐句和不间断的气息,凡在唱到旋律的拖长音时,总是由部分演唱者使歌声持续,而由领唱或少数演唱者自由地在旋律中加进短小的装饰性花腔,形成简单的支声复调,使基本是混声齐唱的歌曲产生类似合唱的效果。佤族音乐的曲式结构为乐段或单乐句的变化重复。

从50年代起,专业音乐工作者对佤族民间音乐进行了搜集、整理、改编等工作,并创作了不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如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歌舞音乐《舂新米》,以及使古老的乐器木鼓、竹鼓展现于文艺舞台上的舞蹈《高格龙勐》等。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佤族音乐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0638.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