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外债规模管理

[拼音]:waizhai guimo guanli

[外文]:management of the volume of external debts

一国宏观经济管理部门通过法规、政策和各种措施对外债规模实行的计划、控制和监测。外债规模通常分为总值和净值。总值指当年未偿外债的总额,是历年所借但尚未到期的外债总余额,亦即当年外债净收入。通常所说的外债规模管理,是指对总额的管理。

计划管理

对外债的计划管理是一国国民经济计划的组成部分,它同经济社会中投资、消费以及商品供求都有直接或间接联系,是宏观经济平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各国 对外债的计划管理主要集中在公共部门,对于私人部门的外债主要采取控制和监测和管理办法。我国对外债的计划管理主要体现在 统一筹借的双边和多边贷款计划集中在中央制定。主要程序是:根据国民经济长期发展规划,确定若干大中型骨干项目为利用国外贷款项目,经过可行性研究,并对配套的建设条件进行综合平衡后提出利用国外贷款的规模、条件、分年用汇数以及需要引进现汇或设备、材料的比重等,并据此对外筹借适合需要的贷款。一俟国外贷款借妥,签订协议、合同,这些国外贷款就可以纳入国家计划,经 批准后,作为指令性指标下达执行。

控制

对借用国外贷款实行数量上的管理,这是世界各国外债规模管理中的主要手段。有些国家对公共部门和整个国家的借债规模有法律规定。多数国家采用某项债务率或偿债率指标作为某时期借债的较高限额。对借债规模实行直接的约束,有助于将债务管理纳入宏观经济政策之中。

监测

对外债状况进行监测,是准确、及时和全面地集中一国外债信息,有效地计划和控制外债规模,提高利用外债效益的前提条件。多数国家通过建立专门的外债统计监测机构来完成这项工作。我国1988年颁布《外债统计监测暂行规定》,正式开始实行外债统计监测管理制度。 授权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对全国外债进行监测登记管理,建立和健全全国外债统计监测系统,对外公布外债数字。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凯旋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外债规模管理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凯旋;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0608.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