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英国期刊文学

[拼音]:yingguo qikan wenxue

英国期刊不仅在推动英国文学发展方面起过很大作用,而且期刊上所载的文章本身就是文学的一部分。期刊是随着资本的兴起而发达起来的。它的兴起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17世纪初期,到19世纪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最初,由于政治、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活的需要,印刷术的普及,出版事业的建立,新闻由口头流传见诸文字,有些耸人听闻的社会新闻往往以谣曲形式单页印行。新闻的传播又逐渐由不定期发展为定期。戏剧家本·琼森在假面剧《新世界新闻》(1620)中就讽刺了新闻经纪人的造谣;剧中也可以看出他的新闻发布到达了英国各郡城乡。琼森的剧本《新闻批发栈》(1625)又详细描写了新闻社的组织和新闻的来源等情况。

1621年英国出现了每周至少发布一次的单页新闻,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印行。这是在三十年战争(1618~1648)开始后不久。1622年起,伦敦出版商协会发行了至少两种定期新闻报:《从意、德、匈、波希米亚、选侯国、法国、低地来的每周新闻》,是从荷兰文翻译的;以及《大部分 教国家新闻》。1623年出版《以保罗印玺为记的每周信使报》。30年代,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势力的增强, 设立了新闻检查官,但未能遏制反王党的新闻刊物。这类刊物每周一期,每期16页。在革命时期,革命派几乎垄断了期刊,其中著名的主笔为瓦克和奈德姆,后者主编革命 机关报《政治信使报》(1650)。1660年王政复辟前后,最著名的报刊编辑为穆狄曼。他在革命时期编过《议员消息报》和《公众信使报》,复辟后他又主编官方的《伦敦公报》(1665),这是17世纪主要新闻期刊,一直存在到20世纪。另一个著名的保皇派编辑勒斯特兰吉办过《公众消息报》(1663~1666)和《观察家报》(1681~1687)。80年代以后,随着“光荣革命”(1688)和“准许出版法”(1695)的颁布,报刊事业十分发达,它们大多是新闻性质,为当时逐渐形成的辉格党和托利党政治服务。

18世纪是英国期刊大发展时期,其中除了为政治和商业服务者外,很重要的一部分发挥了启蒙和教育作用。

笛福创办了《评论》(1704~1713),每周由最初的一期改为两期,之后改为三期,每期4开本4页,大多出自笛福一人手笔,就当前政治、宗教、商业以及女人地位、家庭关系、科技各方面发表意见。他先后反映了辉格党魁哈利和辉格党的观点,但也揭发两党政治的虚伪。《评论》停办后,他又办了一个商业性的期刊《麦凯特》(1713~1714)。

18世纪初期最著名的两个办期刊的散文家是艾迪生和斯梯尔。两人在中学和大学都是同学。斯梯尔于1707年主编《伦敦公报》,改每周一期为两期;1709至1711年又主编《闲谈者》,艾迪生和其他作家也为之撰稿;1711至1712年他们两人合编《旁观者》;1713年斯梯尔又主编《保卫者》,也收艾迪生的文章。接着斯梯尔又办了《英国人》和《恋人》。1714年艾迪生恢复了《旁观者》,1715年他创办了每周两期的辉格党政治刊物《地产保有者》。1718年以后,两人因政见不合而分手,斯梯尔又办了几份期刊,之后办了《剧场》(1718~1720)。他们两人所办的期刊中以《旁观者》和《闲谈者》最为脍炙人口。

《闲谈者》于1709年4月创刊,每周三期,共出了271期。开始设想分5类题材:娱乐性的、有关诗歌的、学术性的、国内外新闻、杂感,后杂感逐渐占了优势。内容谈修养、礼貌、家庭生活、尊重女人,着意刻画一个理想绅士的形象,不谈政治。在塑造人物方面已接近小说。作者的教育启蒙目的十分明显,提倡适度、合理、节制和高尚趣味的社会道德标准,这是当时整个社会改造道德风尚潮流的一部分。

《旁观者》于1711年3月创刊,主要由艾迪生撰稿,斯梯尔和其他少数作家也供稿。每周 6期,星期日停刊,至1712年6月共出555期。1714年复刊,续出556至635期,全为艾迪生手笔。它的主要精神与《闲谈者》无异,但创造了一个6人俱乐部,有地主、军官、律师、 、牧师和商人,他们既是社会中、上层的代表,也是刊物的服务对象。此外,艾迪生还写了有份量的文学批评,如对弥尔顿、美和悲剧的论述。他还很早提倡古代谣曲,开以后浪漫主义诗歌的风气。这个刊物比《闲谈者》影响更大。

他们的文章自由、短小、活泼,文字优美,引人入胜。斯梯尔更随便、亲切,艾迪生则优雅,富于说理,观察与见解深入;但两人又有一个总的改善道德风貌、文化修养的倾向,做到寓教于乐。他们上继培根,下开19世纪随笔散文之先河,是英国文学中散文这一独特类型的中坚。

18世纪英国很多文人都办过期刊。斯威夫特办过托刊派刊物《考察者》(1710~1711),与斯梯尔的《保卫者》和艾迪生的《辉格考察者》展开论战。小说家菲尔丁于1739年创办《优胜者》(一译《战士》),刻画一个家庭各种类型的成员;1752年他又办了《修道院花园杂志》,每周两期,谈论文学和社会风尚,也攻击小说家斯摩莱特。文豪约翰逊于1738至1744年曾为《绅士杂志》(1731年创办,1914年停刊)撰稿并编写议会报道;他自己办过《漫步者》(1750~1752),每周两期,共出208期,也有他人投稿,如小说家理查逊,所发表的文章也是以道德启蒙为目的。约翰逊还以“闲散人”笔名于1758至1760年在《万国纪事报》上撰文。哥尔德斯密斯除了为《蜜蜂》杂志撰稿外,又于1760年在《公共帐目》杂志上发表了123封《我国人书信》,1762年单独成集,取名为《世界公民》,假托一个访问伦敦的我国哲学家与各方的书信往来,以理想的我国社会制度、道德 俗为对比,讽刺英国的社会风貌、文学和人物。小说家斯摩莱特主编过《批评评论》(1756)和《不列颠人》(1762),带有强列的政治性。

18世纪英国期刊不仅在首都伦敦品类繁多,外省主要城市也莫不流行。法国大革命对英国政治和思想界的影响也反映在期刊上。例如科贝特办的《每周政治纪录》(1802)就反映了激进派的观点,其中有关英国农村的文章,后来集为《骑马乡行记》。与文学有关的主要期刊有4种。《爱丁堡评论》(1802~1929)为季刊,主要举办者杰弗里(1773~1850),倾向辉格党,对法国革命采取中立态度,攻击湖畔派诗人,撰稿人先后有麦考莱、卡莱尔、哈兹里特、阿诺德、格拉斯顿。与之对立的有《评论季刊》(1809~1824),持托利派立场,小说家司各特曾在此刊撰文称赞女小说家奥斯丁的《爱玛》为创新之作;它也曾攻击过诗人济慈,据拜伦说,这些攻击导致了济慈的早死。《布莱克伍德杂志》(一译《黑檀杂志》)是月刊,创办于1817年,也和《爱丁堡评论》对立,采取保守立场,攻击浪漫派诗人柯尔律治和 派散文家哈兹里特和利·亨特;乔·艾略特有一部小说分期在这个刊物上发表。《伦敦杂志》(1820~1829)则与《布莱克伍德杂志》对立,撰稿人有德·昆西、兰姆(他的《伊利亚随笔集》在此发表)、哈兹里特、济慈等。此外,亨特兄弟以至拜伦都办过期刊。这些期刊除了继续刊载政论性文章,形成舆论外,文学的论争成为突出的特点。特别值得提到的是许多大小说家的作品,如狄更斯最早的《波兹的素描》就发表在《每月杂志》(1833~1835)和《纪事晚报》上,以后他除了自己办杂志《家常话》(1850)周刊和《一年四季》(或译《一年到头》)外,大部分小说都是在报刊上分期刊载的。小说家萨克雷为《弗雷泽杂志》撰稿,开始他的创作生涯,他的小说也是分期刊出的。他还为幽默讽刺杂志《笨拙》撰稿,这份周刊从1841年创刊一直延续到现在。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英国期刊文学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8575.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