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改良戏衣

[拼音]:gailiang xiyi

清末以来首先从上海兴起的各种新式戏曲服装的统称,或称改良行头。戏曲演出用的衣帽一直在不断改进,到了清末,由于受到资本商业化的影响,戏曲剧场之间竞争激烈,纷纷以排演新戏、添置新式行头争夺观众。当时社会心理,颇以改良为时尚,凡有所改,不论损益,都叫“改良”;改良戏衣亦因此得名。观众常把穿了这类新式行头的扮相,称之为改良扮相。

改良戏衣情况复杂,总的说来,具有新颖化、轻便化和写实化的特点。

追求新颖别致是改良戏衣的一大特色。如靠旗,当时舞台都用三角形,有的改良靠则背长方形靠旗,使观众感到新奇。其实,乾隆年间早已用过方形靠旗,后被三角形靠旗所代替。方形靠旗重新出来以后也未能流行。花纹上的改动则更多,有的由简而繁,有的由繁而简。如剧中宰相戴的相貂,过去都用黑色的,不绣花,后来增出香色、古铜色、紫色的绣花相貂,适合于扮演老年宰相,故能与旧式相貂并行使用。宰相穿的改良蟒,则与绣花相貂相反,把原来的满身纹绣大大简化,只保留胸前的蟒纹及下摆、袖口的海水江牙,而把满地的云头、花朵、暗八仙之类统统删去,使之显得清爽、飘逸,如马连良在《甘露寺》中扮乔玄穿的蟒,即为一例。这使蟒的装饰风格多样化了,故也通用于舞台。另外还有改良官衣。原来的官衣是素地上只有一块方形补子。改良官衣除了变化补子的形状以外,又在膝际或下摆略加花纹点缀,这就在蟒与官衣之间增加了新的装饰层次,等于多出了一种戏衣,对文官的扮相也是一种丰富。小生、小旦用的帔、褶子,其装饰风格由清末的细密、繁缛趋向简洁、淡雅,也是在这个时期的一大收获。

轻便化在盔头改进上尤为突出。如清末流行的大额子,包括旦脚用的七星额子,既高且大,十分笨重,也不美观。经过不断改进,使之轻便、多样。其他盔头的改进也很多。如周信芳扮演文天祥时戴的改良侯帽,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他把传统侯帽的两翼改小,质料也由金色硬底版改为乌绒,上洒金花,取消原来的戟头台顶,而代之以一条金龙,立在铜丝上,人物激动时,金龙也随之抖动,使表演增色。这顶新侯帽,既轻便,又很有特色。轻便化使戏衣的用料也有很多改进。旧式盔头、靠、蟒以及玉带之类,用料货(即人造的半透明物质,充珠、玉、翡翠等)很多,使演员负担沉重。改良行头对此有所改进。但从盔头发展的总体来看,改良行头仍有纹饰过多的缺点,有的样式反不如同治、光绪以前的老盔头大方、好看。主要是珠子、绒球太多,既不轻便,又掩没了自身的样式特点。

改良戏衣在追求新颖、轻便的同时,往往带有某些写实化的倾向。这同当时新戏中搬用写实布景是互相影响的。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改良靠。其特点是取消硬靠肚,把靠身缩短,只保留鱼尾形甲片,并把靠身拦腰一围,紧系在身上。这种改动,从样式上来说,是向生活中的铠甲的本来形态靠近。现在这种靠,还在舞台上流行,它可以作为靠的一种样式存在,但气魄小,一般只用于将校一类非主要角色。而演出靠把戏,表现大将风度,仍用传统的靠。

总之,改良戏衣有一定的艺术成就。这是戏曲演员与戏装工艺师共同努力的结果。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迎合低级趣味,一味追求新奇,不顾戏情戏理的错误倾向,在当时也是严重存在的。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有利于戏曲舞台美术的健康发展。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改良戏衣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8450.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