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北首岭遗址

[拼音]:Beishou Ling yizhi

我国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区金陵河西岸。遗址面积约6万平方米。1958~1960、1977~1978年我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7次进行发掘,并编著了考古报告专刊《宝鸡北首岭》。文化堆积可分为3期。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的年代,早期为公元前5150~前5020年,中期为前4840~前4170年,晚期为前4080~前3790年。北首岭遗址的发掘,揭示了仰韶文化起始和早期阶段的面貌及变化脉络;为仰韶文化的聚落布局和文化内涵,增添了较多的新资料。

早期遗存

发现较少,有少量灰坑、1座陶窑和7座墓葬。其中1座男女5人合葬墓,仰身直肢和二次葬者兼有,间距相等并列埋在同一长方形浅竖穴内。有的墓随葬条状或小块的红、黄颜色颜料和只产于南海、东海的榧螺。陶器以红陶、红褐陶为主,胎壁较薄,多细绳纹,还有戳刺纹、小型堆纹和很少的带状红彩,主要器形有蛋形三矮足罐、圆腹罐、深腹圈足钵、圜底钵、圈足碗、小平底碗等。有人把它归入仰韶文化早期,称为北首岭类型;也有人认为属于老官台文化(见老官台遗址)晚期,是早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另一种新遗存。总的看,它可能具有上承老官台文化之末,下开仰韶文化之端的过渡性质。

中期遗存

属半坡类型。主要是发现两处墓地,土坑墓以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还有几座2~3人的合葬墓。陶器以小直口尖底瓶、直腹小平底罐、圜底钵、蒜头壶等为代表。彩陶中的船形壶、水鸟啄鱼纹蒜头壶等,工艺水平很高。

晚期遗存

为一处保存较好的聚落遗址,中心是南北100米、东西60米左右的广场,其北、西和东南有3个房屋群落,居住区东南为墓地。房屋共49座,为圆角方形或长方形的半地穴居址,有长条斜坡状门道,门向多数朝中心广场。屋内进门处都有一个桃形或瓢形火塘,在其一端还嵌置一个陶罐以保存火种。代表性陶器有敛口钵、宽唇盆、敞口宽肩罐、碗形器盖以及绘三角形图案的彩陶等。对这类遗存性质的认识尚不一致,一种意见认为,其主要阶段属于半坡类型晚期。

参考书目

我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宝鸡北首岭》,文物出版社,1983。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北首岭遗址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4645.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