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三国协约

[拼音]:San Guo Xieyue

[外文]:Triple Entente

英国、法国、俄国为对抗三国同盟,通过1904~1907年签订一系列协议而结成的一个帝国主义集团。

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列强实力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经济实力高速膨胀的德国,要同英国等老牌资本分享“阳光下的地盘”。拥有强大陆军的德国又在大力扩充海军,使英国对帝国的安全非常担心。英布战争发生后,英国放弃传统的“光辉孤立”政策,逐步同法国接近。法、德之间的矛盾也促使法国向英国靠拢。

1903年春,英王爱德华七世访法,是英、法亲善的开端。7月,法国总统┵.-F.卢贝回访,两国外长开始谈判,其目的是解决造成两国对立的殖民地问题。1904年4月8日英国外交大臣兰斯多恩侯爵(第五)H.C.K.菲茨莫里斯和法国驻英大使 P.-P.康邦在伦敦签订一项瓜分殖民地的协约。其主要内容:

(1)法国不干涉英国在埃及的行动,英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有维护安宁和协助改革的权力;

(2)划定两国在暹罗(今泰国)的势力范围;以湄公河为界,西半部为英国势力范围,东半部为法国势力范围;

(3)法国放弃在纽芬兰独占的捕鱼权,英国让给法国西非一些殖民地。秘密条款规定,双方 之一如为“情势所迫”,也可变更埃及或摩洛哥的现状。但自由贸易、自由通行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南岸禁止设防等原则仍继续维持。一旦摩洛哥苏丹 终止,其一部分领土,即直布罗陀海峡南岸让给西班牙。由此,英、法之间所谓的“衷心协约”(协约国由此得名)即告建立。

英、法协约签订后,英、俄也开始接近,英、俄在近东、中亚和远东地区都有利益冲突,但这时英、德矛盾的发展已超过英、俄矛盾;俄国与德奥在近东和巴尔干地区的矛盾也超过了俄、英的矛盾。1907年8月31日,俄国外交大臣А.П.伊兹沃利斯基和英国驻俄大使H.尼科尔森在彼得堡签订了分割殖民地的协定。主要内容:

(1)划定波斯(今伊朗)东南部为英国势力范围,北部为俄国势力范围,两者之间的地区为中立地带,对英俄两国平等开放;

(2)俄国承认阿富汗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外,并承允英国代管阿富汗的外交。英国则声明不变更这个国家的政治地位;

(3)尊重 的领土完整,不得干涉它的内政,只可经过我国 中介与它进行交涉, 自古以来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协定关于 的条款是对我国 的粗暴侵犯。

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加上法俄同盟,组成了“三国协约”或“协约国”。与三国同盟不同,三个协约国没有签订一项共同条约,只有俄、法两国是负有军事义务的同盟国,而英国却拒绝承担军事义务。三国协约与三国同盟(1882)双方疯狂地进行扩军备战,终于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大战中,协约国也就成了反对德国及其同盟者的国家的共同名称。1918年德国投降后,美、英、法、日等帝国主义国家,曾以协约国的名义, 3次向苏俄发动武装干涉。随着协约国之间矛盾不断加深,逐步瓦解。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三国协约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4159.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