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异化劳动

[拼音]:yihua laodong

[外文]:alienated labour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的重要概念。又称劳动异化。在这部著作中, 用它来概括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及劳动本身的关系。他认为,劳动(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却发生了异化。其具体表现是:

(1)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所产生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同劳动相对立。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相对越少,而且越受他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

(2)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劳动对工人说来是外在的、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在这种劳动中,工人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受摧残。劳动活动的异化是劳动产品异化的根源。

(3)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即人同自由自觉的活动及其创造的对象世界相异化。

(4)人同人相异化。这是人同自己的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因为当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劳动活动以及自己的类本质相对立的时候,也必然同他人相对立。

借助异化劳动概念,初步探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私有财产的本质和起源,并通过异化劳动的扬弃来说明 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在 主义形成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概念,明显地带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痕迹。虽然 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但这里所说的劳动还不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劳动,而是抽象的、理想化的劳动。把异化劳动概念作为批判资本的出发点,意味着是以抽象的、理想化的人的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作为衡量社会制度的尺度,因而从根本上说来还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 成熟时期的著作中,虽然还曾讲到异化劳动,但已不再作为说明历史的理论和方法,只是作为描写资本社会中雇佣劳动和资本对抗关系的概念。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异化劳动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1691.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