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坦克

[拼音]:tanke

[外文]:tank

具有强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坚强装甲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坦克”一词系英语“tank”的音译,原意是储存液体或气体的容器。当这种战斗车辆首次参战前,为保密而取用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它是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和装甲兵的基本装备,主要用于与敌方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 工事,歼灭有生力量。现代主战坦克能充分利用核突击和火力突击的效果,在行进间通过放射性沾染区和水障碍。

组成

坦克由武器系统、推进系统、防护系统、通信设备、 电气设备以及其他特种设备和装置组成(图1)。坦克武器系统包括武器和火力控制系统;坦克推进系统包括动力、传动、行动和操纵装置;坦克防护系统包括装甲壳体和各种特殊防护装置、伪装器材;坦克通信设备有无线电台、车内通话器等;坦克电气设备有电源、耗电装置、检测仪表等。有些坦克还有潜渡、导向、通风、取暖等特种设备和装置。乘员3~4人,分别担负指挥、射击、驾驶、通信等任务。

分类

20世纪60年代以前,坦克通常按战斗全重、火炮口径分为轻、中、重型。轻型坦克重10~20吨,火炮口径一般不超过85毫米,主要用于侦察警戒,也可用于特定条件下作战。中型坦克重20~40吨,火炮口径较大为 105毫米,用于遂行装甲兵的主要作战任务。重型坦克重40~60吨,火炮口径较大为 122毫米,主要用于支援中型坦克战斗。英国曾一度将坦克分为“步兵”坦克和“巡洋”坦克。“步兵”坦克装甲较厚,机动性较差,用于伴随步兵作战。“巡洋”坦克装甲较薄,机动性较强,用于机动作战。

60年代以来,多数国家将坦克按用途分为主战坦克和特种坦克。主战坦克取代了传统的中型和重型坦克。是现代装甲兵的主要战斗兵器,用于完成多种作战任务,特种坦克是装有特殊设备、担负专门任务的坦克,如侦察、空降、水陆两用坦克和喷火坦克等。

简史

乘车战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我国早在夏代就有了由狩猎用车演变而来的马拉战车。但坦克的诞生,则是近代战争的要求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为突破由堑壕、铁丝网、 火力点组成的防御阵地,打破阵地战的僵局,迫切需要研制一种使火力、机动、防护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式武器。1915年,英国 采纳E.D.斯文顿的建议,利用汽车、拖拉机、枪炮制造和冶金技术,试制了坦克的样车。 1916年生产了Ⅰ型坦克(图2),分“雌性”和“雄性”两种。车体呈菱形,两条履带从顶上绕过车体,车后伸出一对转向轮。“雄性”装有2门口径为57毫米的火炮和 4挺 ,“雌性”仅装 5挺 。1916年9月15日,有32辆Ⅰ型坦克首次参加了索姆河会战。大战期间,英、法两国制造了近万辆坦克。主要有:英Ⅳ型、A型,法“圣沙蒙”、“雷诺”型坦克(图3)等。其中,“雷诺”型坦克数量最多(3000多辆),性能较好,装有单个旋转炮塔和弹性悬挂装置,战后曾为其他国家所仿效。这些早期坦克重 7~28吨,装有1~2门中小口径、低初速火炮和数挺 ,或仅装 ,单位功率2.5~4.9千瓦/吨,较大时速6~13公里,较大行程35~64公里,装甲厚度5~30毫米。坦克的问世,开始了陆军机械化的新时期,对军队作战行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坦克的火力较弱,机动性差,机械故障多,乘员工作条件恶劣,只能引导步兵完成战术突破,不能向纵深扩张战果。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一些国家根据各自的作战思想,研制、装备了多种型式的坦克。轻型、超轻型坦克曾盛行一时,也出现过能用履带和车轮互换行驶的轮—履式轻型坦克和多炮塔结构的重型坦克。这一时期的坦克主要有:英“马蒂尔达”步兵坦克和“十字军”巡洋坦克,法“雷诺”R-35轻型坦克、“索玛”S-35中型坦克,苏T-26轻型坦克、T-28中型坦克,德PzKp┃wⅢ轻型坦克和PzKp┃wⅣ中型坦克等。这些坦克与早期的坦克相比,战术技术性能有了明显提高,战斗全重 9~28吨,单位功率 5.3~13.5千瓦/吨,较大时速20~43公里,较大装甲厚度25~90毫米,火炮口径多为37~47毫米,有的为75或76毫米。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生产了约30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大战初期, 德国首先集中使用大量坦克,进行闪击战。大战中、后期,在苏德战场上曾多次出现有数千辆坦克参加的大会战;在北非战场以及诺曼底登陆战役、远东战役中,也有大量坦克参战。与坦克作斗争,已成为坦克的首要任务。坦克与坦克、坦克与反坦克火炮的激烈对抗,促进了坦克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坦克的结构型式趋于成熟,性能得到全面提高。这一时期坦克主要有:苏 T-34中型坦克(图4)、ИС-2重型坦克,德PzKp┃wⅤ“黑豹”式中型坦克、PzKp┃wⅥ“虎”式重型坦克,美M4中型坦克,英“邱吉尔”步兵坦克,“克伦威尔”巡洋坦克,日本97式中型坦克等。这些坦克普遍采用装有一门火炮的单个旋转炮塔,中型、重型坦克的火炮口径分别为57~85和88~122毫米。主要弹种是榴弹,尖头或钝头穿甲弹,并出现了次口径穿甲弹和空心装药破甲弹。坦克发动机的功率多为260~525千瓦。开始采用新型的双功率流传动装置和扭杆式独立悬挂装置。较大时速25~64公里,较大行程100~300公里。为提高车体和炮塔的抗弹能力,改进了外形,增大了装甲倾角(装甲板与垂直面夹角),车首上装甲厚度多为45~100毫米,有的达150毫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坦克经受了各种复杂条件下的战斗考验,成为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

战后至50年代,苏、美、英、法等国设计制造了新一代坦克,主要有:苏T-54中型、T-55中型、T-10重型和ПТ-76轻型(水陆两用)坦克,美M48中型、M103重型和 M41轻型坦克,英“百人队长”中型和“征服者”重型坦克,法AMX-13轻型坦克等。这一时期的中型坦克,战斗全重36~50吨,火炮口径90~ 105毫米,炮塔装甲较大厚度150~200毫米,发动机功率390~608千瓦,单位功率 9~13.5千瓦/吨,较大时速34~50公里,较大行程100~500公里。为了提高战术技术性能,有的坦克开始采用火炮双向稳定器、红外夜视仪、合像式或体视光学测距仪、机械模拟式计算机、三防(防核、化学、生物武器)装置和潜渡设备。

60年代,中型坦克的火力和装甲防护,已经达到或超过以往重型坦克的水平,同时克服了重型坦克机动性差的弱点,从而形成了一种具有现代特征的单一战斗坦克,即主战坦克,主要有:美 M60A1、苏T-62、英“酋长”、法AMX-30、联邦德国“豹”Ⅰ、瑞士Pz61和瑞典Strv103B(简称“S”)坦克等。除“S”坦克无炮塔外,都保持了传统的炮塔式总体结构。这些主战坦克,战斗全重36~54吨,火炮口径105~120毫米,单位功率9~15.75千瓦/吨,较大时速48~65公里,较大行程300~600公里。主要技术特征是:普遍采用了脱壳穿甲弹、空心装药破甲弹和碎甲弹,火炮双向稳定器、光学测距仪、红外夜视夜瞄仪器,大功率柴油机或多种燃料发动机、双功率流传动装置、扭杆式独立悬挂装置,三防装置和潜渡设备;并降低了车高,改善了防弹外形。有的安装了激光测距仪和机电模拟式计算机。许多国家发展的主战坦克,都优先增强火力,但在处理机动和防护性能的关系上,反映了设计思想的差异。如法AMX-30坦克偏重于提高机动性能;英“酋长”坦克偏重于提高防护性能;而苏美等国的坦克,则同时相应提高机动性和防护性能。

现状

70年代以来,现代光学、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新材料、新工艺等技术成就,日益广泛应用于坦克的设计制造,使坦克的总体性能有了显著提高,更加适应现代战争要求。

70年代至80年代初,相继出现的主战坦克有:苏T-72(图5)、联邦德国“豹”Ⅱ(图6)、美M1(图7)、英“挑战者”、日本74式和以色列“梅卡瓦”等。这些坦克仍优先增强火力,同时较均衡地提高机动和防护性能。总体布置多采用驾驶室在前、战斗室居中、动力-传动装置后置的方案;“梅卡瓦”Ⅰ型将动力-传动装置前置,车体后部设有舱室,可载8名步兵,兼有步兵战车的作用。这时期新型主战坦克的主要技术特征是:

武器系统

多采用高膛压的105~125毫米的滑膛炮(有的火炮有自动装弹机),炮弹基数30~60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成为击毁装甲目标的主要弹种,并多为高密度合金弹芯,穿甲能力大幅度提高。有些坦克炮使用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初速达1600~1800米/秒,在通常的射击距离内,可击穿250~400毫米厚的垂直均质钢装甲。武器系统普遍装备了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火控系统(包括数字式计算机及各种传感器、火炮双向稳定器、激光测距仪和微光夜视夜瞄仪器等,有的还安装了瞄准线稳定装置和热像仪),缩短了射击反应时间,提高了火炮首发命中率和坦克夜间作战能力。

推进系统

一般多采用562.5~ 1125千瓦的增压柴油机,有的安装了燃气轮机;配有带静液转向的动液传动装置和高强度、高韧性的扭杆式悬挂装置,有的继“S” 坦克后采用了可调的液气式悬挂装置,可调整车高,并能使车体俯仰、倾斜。坦克的较大时速达72公里,越野时速达30~55公里,较大行程300~650公里,较大爬坡度约30度,越壕宽2.7~3.15米,过垂直墙高0.9~1.2米,涉水深1~1.4米,潜水深 4~5.5米(图8)。

防护系统

车体和炮塔的主要部位多采用金属与非金属的复合装甲(通常在金属板之间填入陶瓷和增强塑料等非金属材料),以增强抗弹能力。此外,还配有性能良好的三防、灭火、伪装、施放烟幕等特种防护装置和器材,并采取进一步降低车高、合理布置油料和 、设置隔舱等措施,使坦克的综合防护能力显著提高。

70年代以来的主战坦克,其火力、机动、防护性能虽有显著提高,但通行能力仍受天候、地形条件的限制,防护薄弱部位仍易遭毁坏,对后勤补给的依赖性较大。由于新部件日益增多,使坦克的结构日趋复杂,成本也大幅度提高。为了更好地发挥坦克的战斗效能,延长寿命,降低成本,在研制中越来越重视提高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和耐久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些局部战争中,大量使用了坦克和反坦克武器。如第四次中东战争(见中东战争),交战双方参战坦克共5000余辆,损失近3000余辆。各种反坦克武器的发展,特别是采用多种发射方式(包括武装直升机发射)和多种制导方式(包括激光制导)的反坦克 的出现,对坦克构成了严重威胁,同时也促进了装甲兵战术的发展和坦克技术性能的提高。

许多国家的军事演 和试验表明,坦克不仅在常规战争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也较适宜于在使用核武器条件下作战。

我国于50年代后期开始生产59式中型坦克,50年代末、60年代初,设计制造了62式轻型坦克和63式水陆两用坦克。59式坦克战斗全重36吨,装有高低向稳定的100毫米坦克炮和功率为390千瓦的柴油机,较大时速50公里,较大行程440公里。后期生产的59式坦克改进型 69式和79式坦克,战斗性能特别是火力有了较大提高 (见彩图)。

展望

在未来战争中,为了更好地发挥坦克的快速突击作用,有效地同地面、空中的各种反坦克武器作斗争,许多国家正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较新成就,积极发展新一代主战坦克。在研制中,十分重视在控制坦克重量、尽寸和成本的条件下,较大幅度地提高坦克的摧毁力、生存力和适应性。有的国家还在探索研究新的坦克结构形式,如外置火炮式等。可以预料,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传统结构形式的坦克仍将继续发展,但也可能出现其他新的结构形式的坦克。

参考书目

《国外战车手册》编委会编:《国外战车手册》,国防工业出版社,北京,1981。

A.巴巴扎尼扬主编,吴景平等译:《坦克和坦克兵》,我国人民 战士出版社,北京,1982。

R.M.Ogorkiewicz, Armoured Forces,Lionel Leve-nthal Limited,New York,1970.

理查德·辛普金著,周子朴、史秀玲译:《坦克的发展与使用》,我国人民 战士出版社,北京,1983。

参考文章

坦克击沉潜艇历史趣事

高速凭空出现坦克,神马节奏?汽车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坦克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0924.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