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江湖十二脚色

[拼音]:jianghu shi’er juese

清中叶昆山腔脚色行当体制。李斗《扬州画舫录》:“梨园以副末开场,为领班。副末以下,老生、正生、老外、大面、二面、三面七人,谓之男脚色;老旦、正旦、小旦、贴旦四人,谓之女脚色;打诨一人,谓之杂。此江湖十二脚色。”参照同书的其他记载,可知正生即小生;小旦即闺门旦,贴旦谓之风月旦,又称作旦,与近代戏曲中的花旦相近,兼跳打者称武小旦;大面中又有红面、黑面和白面之分;二面即副净,简称副或付,为丑的一支,是介乎丑、净之间的脚色。《扬州画舫录》有作者写于乾隆六十年十二月的自序,并记有清初至乾隆年间活跃在扬州的各名班主要演员的事迹多处。据此可以推断:江湖十二脚色基本上反映了自清初至清中叶昆山腔脚色行当的发展成果,是研究昆山腔表演艺术的重要参考资料。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江湖十二脚色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69859.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