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糊式电池

[拼音]:hushi dianchi

[外文]:paste type battery

锌锰电池的一种。又称浆糊电池。因正负极间的隔离层是含有电解液的浆糊而得名。一般在圆筒形电池中采用。糊式电池于1910年发明,一直沿用至今,仍然是锌锰电池中的主要品种。我国的锌锰干电池总产量中,约有80%为糊式电池。

结构

糊式电池的结构如图1所示。电池的中心有作为正极的碳棒,具有多孔性,对电池放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兼有排气作用。碳棒装入电池以前要先经憎水处理。碳棒周围紧贴着的是正极粉料,由二氧化锰、导电碳粉(乙炔墨、石墨)和固体氯化铵混合组成。正极粉料与以氯化锌和氯化铵的水溶液混和后,经过加压成型,成为电芯。在正极电芯与兼作容器的负极锌筒之间,注入电解液糊(简称电糊)。电糊是以氯化铵和氯化锌为主的电解液、面粉、淀粉以及少量的氯化汞和表面活性剂组成,经一定温度加热,糊化成为胶状物,作为正、负极间的隔离层。氯化汞的作用是减缓锌片的腐蚀。在电芯的上部留有空气室,作为排出气体和电芯膨胀的空间。为了防止水分的蒸发,在空气室上部用封口剂密封。封口剂通常由沥青和松香组成。碳棒顶部装有与之紧密配合的铜帽,作为正极端。负极锌筒底面作为负极端的称为半封闭电池;也有再装上一个马口铁底板作为负极端的,称为全封闭电池。为了防止锌筒在放电过程中不断消耗造成穿孔而引起漏液,在锌筒外面包裹纸或塑料筒,如果装上金属外壳,则防漏性能更好。

制造工艺

由于各生产厂所使用的设备和工艺要求上的差异,生产工艺流程不尽相同。图2所示的圆筒形糊式电池制造工艺流程是一种常见的生产流程。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糊式电池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62366.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