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质量管理

[拼音]:zhiliang guanli

[外文]:quality control

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进行的一系列经营管理活动。包括质量调查,确定产品质量目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信息反馈等各项工作。

质量管理的作用主要在于:

(1)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

(2)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和生产工艺技术水平;

(3)减少废品和不良品损失,降低生产成本;

(4)组织质量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增强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了检验质量管理(QI)、统计质量控制(SQC)和全面质量管理(TQC)三个阶段。

检验质量管理阶段

20世纪初期,在美国F.W.泰罗(1856~1915)的“科学管理”理论和制度中提出把质量检验作为一种专门工序,成为科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专业检验的产生,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促进了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但它的主要缺点是实行“事后把关”,不能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1924年,美国 W. A.休哈特(1891~1972)主张运用数理统计原理控制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并系统提出控制和预防质量缺陷的概念。但他的理论和方法当时并未被普遍接受。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40年代初,正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大批生产民用品企业转产军需品,但因事先无法预防缺陷,不能保证军需物资质量和如期交货。美 政部门组织休哈特、H.E.道奇、H.G.罗米格、G.D.爱德华兹等专家,于1941~1942年制订美国战时质量管理标准,强制军工企业执行,取得显著成效;随后,其他行业也相继引用,并推广到欧、亚许多国家,统计质量控制从此风行一时。它主要根据数理统计原理和方法,控制质量,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但它过分强调统计工具,忽视组织管理工作。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50年代以来,生产力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西方国家出现了许多推动质量管理发展的新因素:

(1)工业产品更新换代日益频繁,对产品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2)产品质量产生、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更加复杂,要求运用系统的观点分析研究质量问题;

(3)管理理论的新发展,引进了行为科学,重视人的因素,发动工人搞好质量管理;

(4)市场竞争加剧,迫使企业必须对其产品作出质量保证。60年代初,美国A.V.费根鲍姆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认为在依靠统计方法控制生产过程外,还需要一系列的组织管理工作。要对设计、制造、生产准备以及产品使用等所有环节都进行质量管理;公司全体人员都要加强质量概念,承担质量管理的责任。

我国工业企业于1978年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已经取得很大成效。

参考文章

奶牛小区卫生质量管理牛

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制盐

实验室为什么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管理体系

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对设备的要求有哪些?药学

质量管理部门和监督员的工作有何不同?管理体系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七十一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法律释义和解释

药品质量管理中的质量、质量管理、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药学

实验室如何在日常工作中验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持续符合性?管理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有哪些特点?制盐

实验室如何加强质量管理?管理体系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质量管理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61672.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