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盐碱地改良

[拼音]:yanjiandi gailiang

[外文]:reclamation of saline and alkaline land

改良与利用盐碱地、预防灌溉土地次生盐碱化的技术措施。盐碱地是指土壤含有过量可溶性盐类的土地。全世界有近10%的陆地被不同类型盐碱土所覆盖,大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世界现有灌溉土地中约有一半,存在次生盐碱化的威胁;同时,通过灌溉、排水,又开垦出大片盐碱荒地。土地盐碱化的原因是由于土壤和地下水含盐过高,在强烈的地表蒸 况下,土壤盐分通过毛细管作用上升并积聚于土壤表层,使农作物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在雨量丰沛或灌溉条件下,土壤盐分可被淋洗至根层以下,并通过排水系统排至容泄区,以至入海。积盐与脱盐均与水的活动有密切关系。防治土地盐碱化应采取综合措施,而灌溉、排水、冲洗土壤盐分及严格控制地下水位,是改良盐碱地和预防次生盐碱化的根本措施。

发展状况

许多国家都积累了防治土壤盐碱化的经验。美国从20世纪初开始在西部17个州开垦土地,并持续开展防治土壤盐碱化的工作,在灌溉洗盐及暗管排水等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苏联盐碱地面积分布很广,有比较完整的以灌溉、排水为中心的水利土壤改良科学技术体系,并在许多国家得到应用。巴基斯坦灌溉土地上存在着大面积次生盐碱化的问题,近40年来通过改进灌溉技术、推广竖井排水等措施,已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我国东北、华北及西北地区,盐碱地分布较广,改良利用盐碱地有悠久历史。我国成立以来,由于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治理洪涝灾害,修建骨干排水工程,并分区进行治水改土工程,使1亿多亩盐碱耕地得到不同程度的改良利用,数千万亩盐碱荒地开垦为农田,灌溉土地次生盐碱化基本上得到控制。

特点

(1)复杂性:盐碱地的发生发展受自然条件如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文及水文地质等方面的影响,也受人为活动如土地利用方式、农业耕作技术、水利工程设施等因素的影响。在同一类型盐碱地上,危害程度往往不同,改良利用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2)不稳定性:经过改良的盐碱地,由于土体仍保留有部分可溶性盐类,如果灌溉、排水措施不当,或遇内涝积水,又会造成次生盐碱化。

(3)地区性: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土壤含盐量与盐分组成也有差异,改良利用必须因地制宜。

(4)综合性:因为盐碱地的发生与发展是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所以对其改良利用也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措施

(1)排水冲洗:在盐碱地上采用较大定额灌溉,溶解土壤盐分下渗,通过排水沟排出灌区。排水是保证冲洗效果的关键措施,无排水的冲洗,应尽量避免使用。盐碱地排水有明沟排水、暗管排水、竖井排水等形式。排水系统应满足控制地下水位低于临界深度(小于土壤毛管水强烈上升高度,从而避免表土积盐的地下水埋深)的要求,黄河中下游灌区的地下水临界深度见表。排水沟的深度应大于临界深度,且与沟的间距有关,应根据试验或计算确定。明沟排水的主要问题是边坡坍塌,一旦造成排水沟淤塞,排水效果即明显降低。暗管排水能较长期地保持排水效果,但初次投资较高、工程技术较复杂。竖井排水需要提水动力设备,如能结合灌溉,则易于推广。

(2)种稻:种植水稻是我国改良利用盐碱地的一个重要方法。即在插秧前进行泡田洗盐,并通过生长期淹灌和排水换水,冲洗和排走土壤中的盐分,能较快地起到改良盐碱地的作用。种稻改良盐碱地要有健全的灌排工程系统,以保证供水、排盐和控制地下水位。在水旱轮作区,为减轻淹灌对旱作区的影响,须在稻田周围开挖截渗排水沟将地下水位控制在临界深度以下。在不适于旱作的洼涝地区推广种稻改良盐碱地,更易取得良好的效果。

(3)放淤:把含有较细颗粒泥沙的河水引入筑有畦埂的地块,使泥沙沉降下来,并使土壤中的盐分溶解、淋洗,通过排水系统排出灌区。泥沙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矿物养分,能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大面积放淤要专门进行规划设计,加强灌溉管理,防止淤积河道。放淤要选在水源含沙量大的季节进行,并与种植计划密切结合。

(4)选种耐盐作物:大麦、棉花、甜菜、向日葵以及草木樨、田菁等绿肥作物,均比较耐盐,可在盐碱地上适当种植,并在种植过程中继续改良土地。

(5)化学改良:碱土因含有碱性盐类如重碳酸钠、碳酸钠,直接危害作物生长;或因土壤复合体代换性钠含量高于15%~20%,造成土壤结构破坏,通透性降低等,需要进行化学改良。最常用的是施用石膏(硫酸钙),使钙离子代换钠离子,变碱土为含硫酸钠的盐土,再经过灌溉冲洗得到改良。有些地方施用糠醛渣,也取得一定的效果。

(6)减少地面蒸发和表土返盐:加强中耕、松土,增加地面覆盖,多施有机肥料。

(7)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这是预防灌溉土地次生盐碱化的一条成功经验,在我国已经大面积采用。通过渠灌区水盐动态的监测预报,可及时掌握土壤次生盐碱化发展的信息,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盐碱地改良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60509.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