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生活质量法

[拼音]:shenghuo zhiliangfa

[外文]:quality-of -life method

通过直观途径对人们的生活,特别是生活的质量进行预测和评价的方法。生活质量这一概念最早是在J.加尔布雷斯写的《富裕社会》(1958)一书中提出的。60年代中期有些美国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认为在工业化社会中,经济增长不一定就意味着社会的进步,社会进步的含意要比经济问题丰富得多,他们把经济价值以外的其他价值统称为文化价值,并主张用一个综合价值指标来表示生活质量的高低,这个综合指标既包括经济价值又包括文化价值。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R.鲍尔教授为首的一个小组出版了《社会指标》文集,由此而形成社会指标运动。这一运动一开始就和生活质量概念密切相关。生活质量的提高必须意味着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和自然等各种条件的普遍改善。生活质量的计量工作,除了要有一个量化的指标外,还要有一系列的计算模型。

在同一社会里,不同人对各种事物有不同的价值观念。生活质量法的实质就是研究当社会发生某种变化时,持各种价值观的人对生活质量看法的总评价。例如,假设持有价值观P、Q或R的人分别为15、10和5人,根据某种动机他们分别想要进行X、Y、Z活动,然而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活动 Y受到限制。假定社会条件发生了某种变化,活动Y受到鼓励,而活动X却受到限制。对于这种变化,持有价值观P的人将会感到生活质量下降,而持有价值观Q的人则感到生活质量提高。持价值观 R的人对此变化持无所谓态度。如果把持各种价值观的人数作为对社会变化的评价分,结果可得到由于上述变化引起整个社会生活质量下降5分的结论。这种方法首先把各种人的价值观分类,并进一步求出持各种价值观的人的数量,然后就能定量计算出某种社会变化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对于这种方法来说,如何将众多的价值观归并分类是一个关键问题。已有许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对此作了大量研究。

70年代中期,国际上有人提出一种感觉指标模型。他们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感觉分为从完全满意到完全不满意等若干等级,并通过发调查表和交谈来收集人们对生活质量所作的不同评价,然后汇编成图表,作出综合性评价。此外,还有一种非感觉指标模型,即感觉之外的客观的物质指标。一般认为把这两种模型结合使用更有应用价值。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日益显著,对生活质量的研究需要与未来学和技术评价紧密联系起来。

参考书目

J.加尔布雷斯著:《经济学和公共目标》,商务印书馆,北京,1980。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生活质量法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59687.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