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anjiacang
[外文]:Hanjia Granary
隋唐时期的主要储粮仓城,遗址在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北侧(原隋唐宫城东北)。隋大业年间(605~616)兴建,唐代扩大成为大型官仓。
据1971年发掘表明,仓城由夯土筑成,东西长约600米,南北长约700米;城墙厚约17米。仓城内用地下粮窖储粮。钻探查明的粮窖有 259个,排列密集、规整,行距一般为6~8米,窖都在地面以下作口大底小的圆缸形。很大的窖口直径约18米,深约12米,很小的口径约 8米,深约6米。
粮窖的形制结构,一般先从地面向下挖一个圆缸形土窖,窖壁和底部经夯打坚实,达到光洁、平整,再用木柴把窖壁烧烤焦燥,使其难于渗水,在窖底铺设一屋杂有黑灰 混合物的红烧土碎块层。在窖壁下半截还涂一层类似沥青的粘液,高约1米。窖壁内铺一层厚约2~3厘米的木板,并衬以草席和谷糠。
窖顶可能是木架结构的草顶。先用木棍和木板搭成由中心向周围辐射的木架,上铺苇席或蒲席一层,然后盖上束草,草上涂一层很厚的混合泥,以达到密封和防止地面水下渗的目的。外形如圆锥体。
发掘时发现有的粮窖还存有大半窖谷子,有些粮窖是储存大米的。多数粮窖每窖可存粮一万多石。
在粮窖中还发现少量铭砖,铭文为阴刻涂朱,标明仓的位置,存粮来自何地,数量,存入日期,仓吏姓名等。从发掘出来的仓砖铭记可知,储粮来源甚广,北起渤海湾(沧州、德州),南至太湖流域(苏州)。南方纳大米,北方纳谷子(粟),主要靠大运河漕运洛阳。唐《通典·食货》记载,含嘉仓在天宝八载(749)储粮583万石,约为各大官仓存粮总数之半,是当时全国很大的粮仓。含嘉仓的发掘对了解古代大型仓城建筑的特点、仓城同都城规划的关系,乃至储粮技术都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付美超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含嘉仓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付美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55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