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轨道检查车

[拼音]:guidao jianchache

[外文]:track recording car

用来检测轨道的几何状态和不平顺状况,以便评价轨道几何状态的特种车辆,简称轨检车。它是保障行车安全、平稳、舒适和指导轨道养护维修的重要工具。根据轨检车的记录,可以发现轨道平顺状态不良的地点,以便采取紧急补修或限速措施,并确定应进行计划维修的里程段落,编制维修作业计划。此外,根据轨检车的记录也可评定轨道的养护水平和整修作业质量。

早期轨道状态采用人工检测,19世纪70年代出现了轨道检查小车。用人力推行小车和机动的检测小车进行检测。用这些方法检查不能反映轨道在列车车轮荷载作用下的几何状态。因此在19世纪70~80年代,欧洲有些国家开始研究在普通客车上装备检测设备,并出现了一些雏型的轨道检查车。20世纪初,俄国、德国和美国铁路正式使用轴重较大的客重式机械轨检车,检测在轮载作用下的轨道几何状态,开创了轨道动态检测新阶段。

机械轨检车是借助检测车轮、重铊、杠杆、滑轮、弹簧等机件,由钢丝绳直接牵动绘图笔在纸带上记录检测的结果。这种轨检车的检测速度低,误差大。20世纪50年代末,苏、日等国制成电气轨道检查车。此后各种电测装置逐渐取代了机械检测系统。70年代以前的轨检车,都用弦测法和接触检测小轮来测量轨道的不平顺状况。弦测法的测量值随测量弦的长度与轨道不平顺波长的比值变化,测得的高低等波形,往往与实际轨道不平顺情况有较大的差异。接触检测小轮在高速时,因惰 等影响,误差较大。近十多年来,由于行车速度提高,运量增大,需进一步提高轨道的不平顺 ,要求更准确地测出轨道不平顺波形,因而促进了轨道检测新技术的发展。70年代前期,美、英、日等国相继采用惯 基准、无接触检测等 技术,研制成功用电子计算机自动处理检测数据、能如实地反映轨道状态、检测速度达每小时200公里的现代化高速电子轨道检查车。

近年来,各国使用的现代轨道检查车由检测和数据处理系统(图1)、

发电供电系统、空气调节系统、仪表工作室、了望台以及走行转向架等几部分组成。其检测项目有轨道的高低、水平、三角坑、方向、轨距,以及里程和行车速度等。有的还能测量曲线超高、曲率,以及高低方向等轨道不平顺的变化率、曲线通过的均衡速度等。还有些现代轨检车通过测量车体和轴箱的振动加速度、轮轨作用噪声,以及轮轨间的垂直力、水平力、脱轨系数等,为更全面地评价轨道的状态提供依据。现代轨检车能及时提供直观反映轨道状态的波形图,并能提供经车载计算机处理打印成的轨道状态报告表,以及记录在磁带上的轨道状态资料等。有的还可在轨道状态严重不良和需紧急补修的地方,直接在轨道上喷上颜 标记。将磁带记录送地面计算机进一步处理,便可编制出各种轨道状态管理图和轨道整修作业计划表。

我国于1953年试制成功首先辆自己设计的客车式机械轨检车。 1971年又制成客车式电气轨检车。图2

为1971年我国制成的“TSK22”型电气轨道检查车。这种电气轨检车长约26米,自重约62吨,能同我国的特快列车联挂进行检测。这种电气轨检车采用旋转变压器作位移传感器,借助三个轮对所构成的18.5米不对称弦测量轨道高低,用三轴转向架的三个轮对构成的 3.4米对称弦测量钢轨接头低陷;轨道水平状态由陀螺装置测量,三角坑由相距15.1米的两个轮对测得。测量结果用电磁笔记录仪记录在纸带上。7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进行轨检新技术的研究,现?a href='baike/224/265006.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严群笱兄瞥瞿懿饬抗斓栏叩汀⑺健⒐烀娌黄剿车摹肮咝曰脊斓啦黄剿臣觳庾爸谩焙汀肮斓莱呒觳庾爸谩薄ⅰ俺涞缡焦炀嗉觳庾爸谩薄ⅰ岸喙δ苷穸觳庾爸谩钡刃伦爸谩D壳罢诮徊窖兄朴谜庑┬伦爸煤推渌冉璞福ㄈ?a href='baike/223/310911.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电子计算机等)装备的新型轨道检查车。

轨道检查车可以检测轨道尺寸和不平顺的病害,评定轨道质量,但具体的轨道部件的损坏,如枕木腐朽、扣件松动等还要靠实地人工检查。为了进一步改进轨道状态的科学管理,还需要研制能测出轨道弹 、道床状态以及某些对行车安全影响较大的复合不平顺状态的轨检车。

参考书目

岸本哲:《高速軌道檢測車》,JREA,Vol.23,No.5。1980。

T.L.Yang,E.D.Howerfer, R.L.Inman, Inertial andInductive Measurement Technigues for Track Geometry,ASME Publication 81-WA/DSC-18.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轨道检查车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53574.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