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柑橘蚧虫


[拼音]:ganju jiechong

[外文]:citrus scale insect

昆虫纲同翅目(Homoptera)蚧总科(Coccoidae)。柑橘等果树害虫。通称介壳虫。体被蜡质分泌物,或复有各种形状的蜡质介壳。雌成虫常不活动,终生固定在柑橘叶、茎、果上吸取汁液。常见的种类有吹绵蚧(Iceryapurchasi )、红蜡蚧 (Ceroplastes rubens )、褐圆蚧(Chrysomphalus aonidum)、黑点蚧(Parlatoria zizynensis)和堆蜡粉蚧(Nipaecoccus vas-tator)等。这类害虫有很多相似处。可以吹绵蚧和褐圆蚧为代表说明。

吹绵蚧

雌成虫体长5~7毫米,椭圆形,橘红 ,无翅,背面隆起,披白 蜡粉,并着生有黑 短毛,腹部后面附白 卵囊,上有隆起线 14~16条(图1)。雄成虫体长 3毫米,暗红 ,具一对暗黑 前翅,后翅退化。 除西北外各省都有发生(长江以北仅见于温室)。也分布于澳大利亚、欧洲、美洲和亚洲其他地区。除柑橘外还为害木麻黄、台湾相思、山毛豆以及玫瑰和茶树等。若虫、成虫群集柑橘枝叶为害,使叶 发黄,枝梢枯萎,引起落叶、落果,甚至全株枯死。在 南部一年发生3~4代,长江流域2~3代,主要以若虫及雌成虫越冬。每雌产卵数百粒,多达2000粒。孵化后若虫在卵囊内经一段时间始分散活动,多固定于新叶叶背主脉两侧,脱皮后更换位置,逐渐移至枝干阴面群集为害,吸取树液,同时排泄蜜露,引起煤烟病。田间雄虫数量甚少,多营孤雌 。但越冬代雄虫较多,常在树干伤口、裂缝、叶背以及土中结茧化蛹。越冬的雌成虫与雄虫繁殖后产卵甚多。常在5~6月间成灾。主要天敌有澳大利亚瓢虫、 的大红瓢虫、小红瓢虫和红环瓢虫等。

褐圆蚧

雌成虫介壳圆形,直径约 2毫米,紫褐 ,中央隆起。虫体在介壳下,倒卵形,淡黄 ,体长约1毫米。雄介壳 泽与雌介壳同,长卵形,后端部分延长,灰白 ,长约1毫米,雄成虫体长0.7毫米左右,橙黄 ,翅一对半透明(图 2)。广布世界各地, 华南地区极为普遍。吸吮叶片及果实汁液,导致叶片早落及果品失去商品价值。湖南、陕西每年发生 3代,华南地区一年发生4~6代,以受精雌虫越冬,夏秋两季为害果实最烈。两 ,卵产在介壳下。初孵化的若虫觅得适宜处所后就固定取食,并开始分泌蜡质覆盖体背,终生不移动。经 次脱皮后,足和触角均消失。雌若虫多在叶背和果实上为害,经两次脱皮后即为成虫。雄虫多在叶面寄生, 次脱皮后再经前蛹和蛹的阶段,最后羽化为成虫。雌虫寿命长达数月,雄虫仅4~5天。主要天敌有金黄小蜂、双带巨角跳小蜂、红点唇瓢虫和细缘唇瓢虫等。

防治措施包括苗木检疫或用溴甲烷熏蒸消毒;剪除虫枝集中烧毁;在卵盛孵期喷洒石油乳剂、松脂合剂或马拉硫磷、亚胺硫磷等农药,以及保护和利用天敌等。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令欣妍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柑橘蚧虫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令欣妍;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46714.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