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变星

[拼音]:bianxing

[外文]:variable star

亮度起伏变化的恒星。凡通过探测器(人眼、望远镜和辐射接收器)能够检测到亮度有变化的星,无论其变化是由于物理原因(如爆发、脉动)、几何原因(如交食、屏遮),还是二者兼有(如交食加上两星间的质量交流),都称为变星。近年来,把光学波段的物理条件有变化或光学波段以外的电磁辐射有变化的恒星,也叫作变星。前者如光谱变星、磁变星,后者如红外变星、X射线新星等。

发现史和变星表

我国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卜辞“新大星并火”和“有毁新星”,若解释为新星现象, 则爆发变星的记录,可追溯到公元前十四世纪。否则,《汉书》所载元光元年(公元前 134年)六月“客星见于房”,就是关于变星的最早历史文献(图1)。《宋史》所载1006年4月3日出现的超新星变光始末的描述,是世界公认的第一个变星记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还陆续证认出作为爆发后遗迹的射电源、X射线源和光学对应体。1596年,法布里修斯发现第一个长周期变星鲸鱼座o(蒭藁增二)。1786年,皮戈特编制了第一个变星表,其中载有4颗新星和8颗变星。1840~1844年阿格兰德尔建立了变星亮度变化的0.1星等等级制,编成变星总数为44颗的星表。二十世纪初,德国天文学会承担了《变星文献汇编》的编辑任务,在1918~1922年出版了三卷。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台在普拉格主持下,于1926年出版了变星表,到1933年修订了三版,所载变星总数为5,826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委托苏联天文委员会编制《变星总表》(ОКПЗ)。从1948年起每隔十年再版一次,到1976年出版的第三版第三补编,共载有变星25,920颗。

变星命名

1844年阿格兰德尔创变星命名法。每一星座内的变星,按发现的时间顺序,用拉丁字母R、S、T、U、V、W、X、Y和Z记名。例如,牧夫座内发现的第二个变星,定名为牧夫座S,北冕座第三变星──北冕座T,天鹅座第七变星──天鹅座 X。随着新发现的变星数目不断增长,单字母法已不敷应用。哈特威于1881年将单字母扩充为双字母。按RR、RS、…、RZ,SS、…、SZ,TT、…、ZZ,AA、…、 AZ,BB、…、QZ(但不用字母J)命名一个星座内第10号到第 334号变星。例如,天琴座RR,天箭座WZ,飞马座AG。当变星数超过334个时,则用拉丁字母V加上阿拉伯数字表示。例如,天蝎座V861,人马座V4021。近三十年来,《变星总表》编委会就是按照这种国际通用的命名法为新变星定名的。

变星分类

1881年,E.C.皮克林把变星分为新星、长周期变星、造父变星、不规则变星和食变星 (见食双星)五类。这是第一个既考虑到光变曲线的形态特征,也照顾到光变的物理起因的变星分类法。近百年来,对变星物理的认识取得很大进展。现在根据光变本原,把变星重新划分为脉动变星、爆发变星和几何变星三个大类。在三个大类以下,又按照光变形态和物理原因,细分为若干次型。

变星的分类法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而逐渐改变,因而分法也不尽相同。例如有人把猎犬座α2型变星归入脉动变星;有人认为北冕座R型变星可以归入爆发变星,因为它有时爆发性地抛出吸光物质;有人主张按子星是否充满临界等位面的情况来对食变星重新进行分类等等。

变星研究和恒星演化

因物理变星的演变时间尺度大大短于正常恒星在主星序留驻的时间,所以物理变星的研究有助于阐明恒星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化环节。其中,食变星为研究恒星结构提供了质量、大小和光度等基本参量。近年来发现越来越多的食变星不仅是几何变星,也是物理变星,它们是研究恒星演化的重要对象。现代恒星演化理论能够定量地说明主序星和主星序阶段之后的红巨星的形成及赫罗图上造父变星区的一些现象。至于早期或晚期的恒星演化过程,由于物理条件十分复杂,人们至今还了解得极不完全。然而某些变星,例如主星序前的金牛座T型变星、 主星序上或主星序附近的脉动变星、主星序后的北冕座R型变星,却能为这些演化阶段提供重要的信息。各类变星在赫罗图上的位置见图2。变星种类繁多,从超巨星到红矮星都有;在星族特性上,变星分属于中介星族Ⅰ、旋臂星族、盘星族、中介星族Ⅱ以及晕星族五种不同空间结构的次系。所以,变星是研究银河系结构和银河系动力学的重要线索。此外,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新星的极大亮度平均值效应也为量度星系距离提供了标准。

参考书目W.Strohmeier, Variable Stars, Pergamon Press, Oxford, 1972.P.Ledoux ed.,Variable Stars,Handbuch der phy-sik, Bd. 51, Springer-Verlag,Berlin,1958.J.S.Gla y,Variable Stars, Nebulae and Inter-stellar Matter, Constable and Co.,London,1968.参考文章变星天文天体造父变星天文天体“变星”的概念天文天体鲸鱼座ZZ型变星天文天体屡变星霜造句素材脉动变星(脉动星)天文天体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变星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41421.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