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还原论

[拼音]:huanyuanlun

[外文]:reductioni

通常指生物学中试图把生命运动形式归结为物理-化学运动形式,用物理-化学规律取代生物规律的一种思潮。18~19世纪的还原论用力学规律取代生物学规律,其著名代表有:J.O.de拉美特里与L.毕希纳(1824~1899)等人。20世纪的还原论者把生物学规律还原为分子运动规律,甚至把人类活动还原为低等动物的反应,再把这些反应还原为物理 -化学过程。现代还原论的代表人物有J.洛布(1859~1924)与K.F.沙夫纳。洛布主张用物理学、化学代替实验生物学,并试图从机械论的原理中推导出一种关于人类本能的伦理体系。沙夫纳认为,当代分子生物学的成就支持还原论,不仅遗传过程已还原为化学的相互作用,而且其他生物现象也将还原为化学过程。在他看来,一门科学被还原为另一门科学,既可增加新的信息,又可提高其预言力量。

生物学中的还原论者所说的还原,有时还指两门学科之间的还原。如果一门科学的理论、规律可以用另一门科学的理论、规律说明,前者则被认为已还原为后者。1961年E.纳格尔提出科学之间的还原有两个形式化条件,即“可连结性条件”与“可推导性条件”,满足这两个条件便认为实现了一门科学还原为另一门科学。基于这两个条件,还原论者认为不少学科之间已成功地实现了还原。他们还举出了若干典型的实例,如热力学已还原为统计力学,牛顿力学(见力学世界图景)可以从爱因斯坦力学(见相对论)推导出来,经典遗传学概念在分子生物学中得到了很好的说明,等等。反还原论者则认为,以纳格尔所提出的两个形式化条件衡量,学科之间从来就没有发生过还原,至少在目前看来,提出把生物学还原为物理、化学过程还为时过早。

还原论者视为学科之间已实现还原的那些例证,是没有说服力的。热力学与统计力学,牛顿力学与相对论所揭示的都是物理世界的规律,其研究对象都属于同一运动形式;经典遗传学与分子遗传学之间也是如此,它们在运动形式上都属于同一层次。因此,在同一运动形式之内不存在还原问题,只有在不同运动形式之间才有规律的取代问题。在方法上,还原论者强调分析,强调在整体的层次下研究其内部的分子、亚分子机制,从微观结构中寻求宏观现象的说明,这是正确的、有意义的。离开对于各个局部机制的认识,对整体的把握只能是贫乏的抽象。他们强调用物理 -化学方法研究生物学也是必要的,但不应由此否认物理、化学规律与生物学规律之间的质的差别。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还原论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41300.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