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深海散射层

[拼音]:shenhai sansheceng

[外文]:deep scattering layer

大洋深水域中普遍存在的生物聚居的水平层。英文简称DSL。其中较密集的浮游生物和鱼类,受声波照射时能产生较强的散射回波。有些生物有气囊,对某些频率的声波能产生强烈的共振散射。1942年,美国发现了深海散射层,它常干扰主动声呐的工作(见海洋声学技术)。不同生物群体在海洋中分布的深度不同,散射层有时呈多层结构,每层的厚度一般为200~400米。在深海散射层散射频谱中,有一个强的散射频率作为代表。不同的深海散射层有不同的代表性的散射频率,例如:印度洋400米深处有5千赫的散射层;赤道附近有位于1700米深处的3.5千赫的低频散射层;北大西洋400米深处有13千赫散射层,600米深处有7千赫散射层,850米深处有5.5千赫散射层。因为生物有趋光性,所以深海散射层一般都有昼夜移栖的现象,昼降夜升,并且黑夜的散射强度比白天大。通常用柱面波散射强度(简称柱强度)Sc来描述深海散射层对声波的散射性能:

其中z是深度,z1和z2分别是深度的下界和上界;SV(z)是这个区间内的散射程度;ps是离单位散射体中心1米处的散射声压;pi是在单位散射体上入射的平面波的声压。各大洋测得的柱面波散射强度与所在的纬度、区域、季节、散射层所在深度、探测仪器发射的声波频率和组成深海散射层的动物区系的成分有关。海洋中不同的生物体群的活动规律和空间分布的特征不同,往往同某种大尺度的环境条件有关,故可把深海散射层的探测作为研究海洋生态学和监测海洋环境的一种手段。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深海散射层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9994.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