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波动光学

[拼音]:bodong guangxue

[外文]:wave optics

光的波动学说首先是C.惠更斯在1690年提出来的。他设想光的传播类似水波、声波。光振动所达到的每一点都可以看作次波的中心。次波的包络面为传播着的波阵面。波阵面上每一点又产生新的次波,依次继续传播。但这个原理只能说明光的折射和反射。到1807年,T.杨用惠更斯原理做了双孔干涉实验,说明了光波的干涉。到了1815年A.-J.菲涅耳补充了惠更斯原理,即各次波到达某一点的作用,要考虑到次波间的位相关系。这补充能很好地说明光的衍射现象,称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往后在1823年左右,菲涅耳从光在弹性以太中传播的理论出发,推导出不同偏振的四个关于折射光、反射光与入射光振幅的比的关系式。虽然这四个关系式和光的偏振实验符合,但弹性以太的假设是不正确的。如将它应用到双折射晶体就得不到正确的结果。直到1860年J.C.麦克斯韦提出电磁波理论以后,才能完全地说明光的干涉、衍射、偏振及光在晶体中传播的现象。大约在1896年,H.A.洛伦兹创立了电子论。他假设物质是由带正负电荷的粒子组成。粒子在光场或其他交变电场的作用下,产生振动的偶极子,发出次波。用这样模型来说明光的吸收、色散、散射、磁光、电光等现象,甚至光的发射也是一般波动光学的内容。电磁波理论应用到晶体称晶体光学。60年代发明了激光,产生相干光。从光的波动性出发,结合电波通信信息理论,发展了光学信息处理、全息术等新的学科分支。由于激光强,光的电场也强,和物质起的极化作用相应也大,除正比干光场的一次项外,还有和光场的二次、三次等成比例项。因而极化与光场就不再是线性关系了。发展这种关系的光学称非线性光学。又当光在尺寸很小的媒质中传播时,它的行为和微波在波导管中传播相似。论述这类波动,有正在开始发展的纤维光学、集成光学等。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波动光学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7220.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