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农业水利区划

[拼音]:nongye shuili quhua

[外文]:zoning of agricultural water conservancy

为了农业水利建设的合理规划布局,针对农业生产不同地区的特点及相应的水土资源条件,为确定其开发治理方向及建设途径,而在全国范围内按流域地区进行的分区划片。农业水利区划是农业区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方式、水利开发治理的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我国进行全国性的、系统性的农业水利区划是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针对各地区自然和社会特点,根据国民经济和农业发展的需要与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划分了 82个农业水利分区, 每区面积一般为2.5万~25万km2,人口一般为50万~5000万。

任务与目的

水、土、光、热是农业区划所根据的四个主要自然因素,而水在这些因素中处于特殊重要的地位。农业水利区划的任务,就是在考虑农业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地区水量的余缺和开发利用方式,为农业高产稳产创造基本条件。由于各流域、各地区之间,洪、涝、旱、碱等自然灾害及水能、水运、水产等发展情况各不相同,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也有差异。因此,对水资源的开发方式与利用要求也不一样。农业水利区划的目的就是要摸清各个地区的自然及社会经济特点,找出各类因素地域分异的规律,科学区分、合理利用和正确改造这些地区的水利条件,提出开发利用方向和战略重点,因地制宜指导农业水利建设。

基本内容

农业水利区划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除一般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情况外,还包括影响农业生产的水、旱灾害防治措施,水资源评价及其开发利用条件,农业水利规划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工农业用水预测与供需分析,以及农业水利建设的方向、近期战略和重点措施等。

区划方法

分区划片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往往反映在地貌与地理位置上,如高山、丘陵、平原、海滨等。根据各地特点,在区域划分及命名时,有时突出灾害,如洪、涝、盐碱化;有时突出水源,如富水、贫水;有时突出气候,如高寒、炎热、干旱、风沙;有时结合农业区划突出土地利用,如林区、草原、农牧过渡带和自然保护区等。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命名,能直接反映各个区域的面貌,形象比较明显。

按我国的具体情况,82个农业水利分区可归纳为10种类型(见上页图)。它们是:

(1)耕地稀少,以林为主的高山区;

(2)极待开发的,农牧过渡的山地丘陵区;

(3)土地资源丰富,水利资源开发较难的农牧高原;

(4)开发程度较高,以农为主的山丘地带;

(5)地下水资源丰富,开发条件较好的山前冲积带;

(6)自然条件优越,生产潜力较大的盆地;

(7)水、土、光热资源充裕,以粮、棉为主的平原;

(8)发展经济作物和对外型经济的滨海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9)雨水充沛的沿海岛屿;

(10)有待改造的荒漠和戈壁地带。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农业水利区划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5950.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