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荔枝藤


药材名称:荔枝藤

名称出处:《陆川本草》

概况

异名:红叶藤、红叶秋树、牛见愁(《广州植物志》),牛栓藤(《广西植物名录》)。

基源:为牛栓藤科红叶藤属植物红叶藤的茎叶。红叶藤属约有80~90种;我国有4种,2种入药。

原植物:红叶藤Rourea microphylla(Hook et Arn.)Planch.

形态:藤本灌木,多分枝,无毛,长达2m。羽状复叶,长6~12cm;小叶通常11~17,稀有5~9,近革质,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1.5~4cm,宽8~15mm,基部宽楔形,常偏斜,先端渐尖钝,无毛,上面光泽,下面呈粉绿色;小叶柄长约1mm。总状花序腋生,长2.5~5cm,花序柄及花梗均纤细;花白色,芳香;萼片5,长圆形,长2~4mm,宿存;花瓣5,长为萼片的2~3倍;雄蕊10,长短不等,花丝基部合生;心皮5,离生,常仅1个发育。蒴果长12~15mm,长椭圆形,背弯曲,腹面开裂,基部包有增大的宿存萼片。种子1,长约10mm,有膜质假种皮。花期8~9月,果期10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318页.图2365)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干燥处,或灌丛中,攀援树上。产于广西、广东、云南。

生药

采集:全年可采茎叶。

化学性质

含鞣质。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65。

药性

性味:①《陆川本草》:“苦、涩,凉。” ②《新华本草纲要》:“根、叶:甘,微辛,温。”

功效:通经活血,收敛止痛,止血。

主治:闭经,跌打损伤,小儿热毒疮。 ①《陆川本草》:“解热毒,治小儿热气疮。” ②《广西植物名录》:“叶捣敷,埋口生肌,收敛止血,治跌打、刀伤。” ③《新华本草纲要》:“根、叶:通经活血,收敛止痛。治闭经,跌打损伤,小儿热毒疮。茎也有收敛止血作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广西植物名录》:“治跌打损伤,并生肌止血:荔枝藤煎水洗或捣敷。”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尤宛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荔枝藤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尤宛;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0818.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