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峨眉耳蕨


药材名称:峨眉耳蕨

名称出处:《我国蕨类植物图谱》

概况

基源:为鳞毛蕨科耳蕨属植物峨眉耳蕨的全草。

原植物:峨眉耳蕨Polystichum omeiense C Chr,又名树林株(《我国药用植物志》),石黄连、细蕨鸡(四川),万年青(《峨眉药用植物》)。

形态:植株高25~35cm。根状茎短而斜升,连同叶柄基部疏生棕色卵状披针形小鳞片。叶簇生,叶柄长10~14cm,禾杆色,有疏鳞片;叶片披针形或阔披针形,草质,长15~25cm,中部宽4~7cm,向基部变狭,近光滑或背面偶有小鳞片,三至四回羽状细裂;末回裂片狭细,2~3对,倒披针形,宽约1mm,先端锐尖或顶部分叉,每裂片仅有小脉1条。孢子囊群圆形,生于小脉顶部,囊群盖大,圆盾形,与裂片等宽,早落。(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234页.图467)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800~1500m的山谷溪边湿石岩或树干上。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

药性

功效:清热利便。

主治:小便涩痛,大便秘结。 《我国药用植物志》:“清热,水煎服。治胃热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肺胃热,小便短赤作痛,大肠火结:石黄连15~30g。水煎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光明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峨眉耳蕨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光明;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0789.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