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因次分析

[拼音]:yinci fenxi

[外文]:dimensional ysis

又称量纲分析,是对过程有关物理量的因次(即量纲)进行分析,得到为数较少的无因次数(即无量纲参数)群间关系的方法,和相似论方法同为指导实验的化学工程研究方法,在工程学科的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方法基础

(1)很多物理量都是有因次的,如速度的因次为(长度/时间),写作LT-1,密度的因次为(质量/长度3),写作ML-3等。若干物理量总能以适当的幂次组合构成无因次的数群,如在研究管内流动时,可将速度 u、管径d、流体密度ρ,流体粘度μ 四个量组成一个无因次数群udρ/μ,即雷诺数Re。

(2)任何物理方程总是齐因次的,即相加或相减的各项都有相同的因次。因此原则上,经过适当的变换,物理方程总可以改写为无因次数群间关系的形式。

π定理

π定理是由任何物理方程都是齐因次的这一事实推出的。此定理指出:对一特定的物理现象,由因次分析得到无因次数群的数目,必等于该现象所涉及的物理量数目与该学科领域中基本因次数之差。例如,在研究流体在光滑水平直管中作定态流动的流动阻力时,根据对这一物理现象的了解,已经知道压力损失Δp与管径d、管长l、流速u、流体密度ρ、流体粘度μ有关,这种关系可用如下函数表示:

Δp=f(d,l,u,ρ,μ)       (1)

该物理现象共涉及六个物理量。在力学中基本因次通常为长度、时间和质量,因而根据π定理可将式(1)变成三个无因次数群间的关系:

      (2)

式中Δp/(ρu2)为欧拉数;l/d为简单几何数群。这样在实验研究中便不需要测定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而只需测定上述无因次数群间的函数关系。

方法特点

这种方法有两个优点:

(1)变量数减少了,实验工作量可以减少;

(2)由于只需逐次改变无因次数群的值,而不必逐个改变各物理量的值,实验工作可以大大简化。例如,在上述关于流动阻力的研究中,为改变雷诺数(duρ/μ)的值,原则上只需改变流速u,既不需改变管径d,也不需更换流体以改变流体性质ρ和μ,所得实验结果可同样有效地用于其他管径和其他流体。

与相似论相比,因次分析方法不需要先列出描述过程的微分方程式,只需事先确定有关物理量。因此,因次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较相似论广。但是因次分析方法并不能指出哪些物理量是有关的和必要的,若过多地引入了一些关系不大的物理量,常常会增加分析上的复杂性;若遗漏了实际上有关的物理量(特别是当过程涉及无因次的物理量时),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失误。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因次分析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9748.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