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龙珠果

药材名称:龙珠果

名称出处:《南宁市药物志》

概况

异名:西番莲、西番莲果(《拉汉药用植物和检索手册》),香花果、天仙果、野仙桃(云南),香瓜子、山木鳖、龙眼果(广西)。

基源:为西番莲科西番莲属植物龙珠果的全株或果。西番莲属全世界有400余种;我国约18种、2变种(包括引种栽培的种类)。

原植物:龙珠果Passiflora foetida L.(Passiflora hispida DC.ex Triana et Planch.)

形态:草质藤本,长达数米。茎具棱角,密被平展柔毛或无毛。单叶互生,薄纸质;叶柄长2~6cm,密被平展柔毛和腺毛,顶端不具腺体;叶腋卷须疏被柔毛;叶片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4.5~13cm,宽4~12cm,浅3裂,边缘不规则波状,具带腺头状缘毛,上面被丝状毛和少量腺毛,下面被毛和较多小腺体;托叶半抱茎,深裂,裂片先端有1具柄腺毛。聚伞花序退化仅存1花,白色或淡紫色,具白斑,径约5cm;苞片一~三回羽状分裂呈许多丝状小裂片,裂片先端具腺毛;萼片5,长约1.5cm,背部近顶端具1角状附属器;花瓣5,与萼片等长;副花冠裂片3~5轮,丝状,外2轮长,内3轮短,内花冠非褶状,长1~1.5mm;花盘膜质;雄蕊5,花丝基部合生,扁平;子房椭圆形,基部具1短柄,花柱3。果肉质,卵圆形,径2~5cm,无毛;种子多数。花期7~8月,果期翌年4~5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第2册.530页.图8909)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20~500m以下的草坡或路边或为野生,多数栽于村旁、庭园。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生药

采集: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

贮藏:晒干用者置干燥处,果防霉蛀。

化学性质

从叶中分离到5种黄酮类化合物:Pachypodol、4’,7-O-Dimethylapigenin、Er nine、4’,7-O-Dimethyl、Naringenin及3,5-Dihydroxy-4,7-dimethyloxyflavanone。全草含甲氧基木犀草素(Chrysoerpol)、芹菜素、异牡荆素、牡荆素、2”木糖牡荆素(2”-Xylosylvitexin)、2”-木糖异牡荆素、木犀草素7-β-D-葡萄糖甙、山柰酚、芹菜素-8-O-双糖甙、肥皂草甙、荭草素、异荭草素等[2,3]。

参考文献

[1] CA 1989;111:112303t。[2] CA 1980;93:146314x。[3] J Nat Prod 1982;45(1):103。

药性

性味:①《南宁市药物志》:“全株:甘、微苦,凉。”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甘、酸,平,气香。”

效:清热解毒,润肺利水。

主治:①《南宁市药物志》:“全株:清热,解毒,利水。治肺热咳嗽,浮肿,白浊。敷烂脚痈疮。” ②《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果实:润肺,止痛。治疥疮,无名肿毒。”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凉血,润燥化痰。主治外伤性眼角膜或结膜炎、淋巴结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捣敷。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龙珠果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0251.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