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鸡大腿

药材名称:鸡大腿

名称出处:《玉溪中草药》

概况

异名:大果上叶(云南)。

基源:为兰科贝母兰属植物大贝母兰的假鳞茎。

原植物:栗鳞贝母兰Coelogyne flaccida Lindl.

形态:附生兰。高达40cm,具根状茎:密被灰黄颜色绵绒毛。假鳞茎狭圆柱形,长达12cm,粗1.5~2cm。被栗色卵形的鳞片,顶端生2枚叶;叶柄长8cm,叶披针形或狭椭圆形,先端急尖,长18cm,宽约4cm。花葶从幼假鳞茎上长出,和成叶不在同一假鳞茎上,和叶等大,幼假鳞茎外套有栗色斑状的鳞片,总状花序具几朵至10余朵花;花苞片卵形,早落;花较大,黄白色,萼片矩圆状披针形,长2.2cm,宽6mm,花瓣稍较萼片短而狭;唇瓣具3个大的、橙黄颜色斑块,外形卵形,3裂,侧裂片半卵形,抱合蕊柱,中萼片近卵形,唇片上有3条波状褶片。(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686页.图8202)

生境与分布:附生于海拔1000m的树上或林下石上,阴湿灌丛中。产于云南。

药性

性味:甘、淡,平。

效:润肺止咳,消炎,消肿,接骨。

主治:气管炎,肺结核,咳嗽,咳血,骨折,外伤瘀血,急性关节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外用:捣烂外敷患处。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肺结核,气管炎咳嗽,咳血:鸡大腿30~60g,水煎服。”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骨折,外伤瘀血,急性关节炎:鸡大腿30~60g,配伍其它药适量共捣烂外敷患处。”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宇承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鸡大腿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宇承;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0170.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