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乳浆大戟

药材名称:乳浆大戟

名称出处:《秦岭植物志》

概况

异名:乳浆草、奶浆草、烂巴眼(《新华本草纲要》)。

基源: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乳浆大戟的根。

原植物:乳浆大戟Euphorbia esula L.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40cm,有白色乳汁。茎直立,有纵长条纹,下部带淡紫色。短枝或营养枝上的叶密集簇生,条形,长1.5~3cm;长枝或开花的茎上的叶互生,较为稀疏,叶片倒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先端圆钝微凹或具凸尖。总状花序多歧聚伞状,顶生,通常具5伞梗呈伞状,每伞梗再二~三回分叉;苞片对生,宽心形,顶端短骤凸。杯状花序;总苞顶端4裂;腺体4,位于裂片之间,新月形而两端呈短角状。蒴果无毛;种子长约2mm,灰褐色或有棕色斑点。花期5~6月,果期6~7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622页.图2973)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山沟草地或砂质地上。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及云南。亚洲其他地区和欧洲也有分布。

化学性质

含大戟醇、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24-Methylene cycloartanol)、β-香树脂醇、粘霉烯醇(Glutenol)、巨大戟二萜醇-13,20-二苯甲酸酯(Ingenol-13,20-dibenzcate)[1]。

附 地上部分含β-谷甾醇、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24-Methylenecycloartanol)、二十六醇-1、二十九烷、三十一烷[2]。山柰酚-3-β-D-葡萄糖醛酸[3]。吲哚-3-乙酸氧化酶、耐热的吲哚乙酸氧化酶抑制物[4],二十五烷、二十八烷、三十烷、三十二烷、三十三烷、生物碱[2]。种子含水分7.81%,脂肪30.85%,蛋白质22.9%,糖2.82%,灰分5.25%,纤维素30.37%[5]。

参考文献

[1] J Nat Prod 1978;41:193。[2] CA 1968;69:33521y。[3] CA 1971;74:23103c。[4] CA 1964;60:13571b。[5] CA 1929;23:40919。

药性

性味:《滇南本草》:“微寒,苦、辣、麻。有毒。”

效:利水道,消水肿,杀虫,攻肠胃中积滞。

主治:四肢浮肿,小便不利,疟疾,慢性气管炎;外用治颈淋巴结结核,疮癣瘙痒。

用法用量:全草亦作猫眼草入药,见“猫眼草”条。

临床应用

《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可代猫眼草入药。”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乳浆大戟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0166.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