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湿尸是什么意思,湿尸的史料记载

湿尸,在我国历代古尸中较多见的是由于棺椁密封,又埋于深土中,并皆浸泡在棺液中,尸体体表湿润,皮肤有小颗粒、散在的、少量的结节(即“皮疹”),而内脏表面有着少量的脂肪酸盐颗粒。因此很难说是属于尸蜡一类。当然,与鞣尸、干尸等的差别就更大了。尸体干瘦。
对于这些不典型的尸蜡,有的伴有部分脱钙或无明显脱钙的,有的学者曾提出过这些古尸属于特殊类型。参考国内关于古尸研究的报道,发现这些“不典型尸蜡”或尸蜡与鞣尸的混合型等不能明确分类的古尸,为数不少。
故可以考虑有个比较统一的分类法,是否可以把这一类古尸,即出土时浸泡在棺液中,其外形完整,内脏俱全,肌体丰满,尚有弹性,四肢关节尚能活动;解剖时,肌肉组织层次分明,血管神经完好无损;镜检下组织结构保存也较良好,在某些组织中还能找到细胞结构;这类古尸的皮肤表面也可能有少量脂肪酸盐结节,骨质也或多或少有脱钙现象,称之为“湿尸”。大部分湿尸隶属旱魃。
因此,从古尸的器官水平、组织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进行衡量,湿尸自身的保存情况都要好于木乃伊。

史料记载
据史料记载,辛追是西汉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死于公元前186年,时年约50岁。1972年,辛追遗体从墓葬中出土时,全身润泽,皮肤覆盖完整,毛发尚在,指、趾纹路清晰,肌肉尚有弹性。这也是世界上首次发现历史悠久的湿尸,出土后震惊世界。
明代湿尸
2011年3月1日,江苏省泰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将明代不腐女尸抬出棺外。开棺的这副棺木外层浇浆保存非常好。开棺时女尸紧缠于裹尸布、被子和衣服之中,几乎全部浸在黄褐色的棺液里。尸体僵硬、皮肤完整,五官、毛发、睫毛等清晰可见,女尸长1.5米左右。用手按压其脚踝部,发现皮肤竟然有弹性。女尸头部的帽子后侧还残留有青蓝的颜色,脚上布鞋底的针线眼清晰如初。棺木以糯米石灰浇浆来防腐,显示是大户人家,但女尸通体都是棉布,并没有发现丝绸等华贵衣服又似平民。
清代湿尸
安徽砀山2001年出土的清代女尸,可能很少有人了解。这具出土时面色红润、皮肤极富弹性、身着华丽官服、脖子上有两道剑伤的传奇女尸,在当地掀起轩然。连续几年虽然专家都对其查资料、访故地等进行深入研究,但直到现在该女子的身份仍是一个谜。记者为了了解这具有着传奇色彩的女尸情况,赶到萧县进行探访。女尸出土时散发浓郁香气据萧县博物馆馆长苏肇平介绍,2001年3月,在砀山城西关梨园小区建筑工地,一辆挖土机作业时,在4米多深的地下突然发现一座清代古墓。
该墓为一大型双棺墓,两棺相距一米,均南北向,一号棺居东,为一大型“三套棺”,外有两椁,内为一棺,椁为柏木,油漆呈古铜色,棺为楠木,油漆呈橘红色。外椁部分腐朽,中椁长291厘米,宽218厘米,高149厘米;内棺长241厘米,宽70厘米,高75厘米。内棺和中椁,中椁与外椁之间有两层厚约40厘米的石灰层,外椁之外有30厘米厚的胶泥层。二号棺居西为一单棺,棺内尸体已腐。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纳雅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湿尸是什么意思,湿尸的史料记载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纳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199.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