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汉调二簧

[拼音]:handiao erhuang

戏曲剧种。又称“陕二簧”、“山二簧”,流行于陕西安康、汉中、商雒、西安以及四川、甘肃、湖北等地。其唱腔以西皮、二簧为主。西皮出自西秦腔演变的襄阳腔,俗称汉调;二簧由安徽经湖北溯汉水而上,与西皮合称“汉调二簧”。此外,吸收了昆曲、吹腔、高拨子等曲调,揉和了当地的民间音乐,并用方言演唱,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清道光至光绪年间颇为兴盛。道光十九年(1839),在安康、汉中和邻省演出的就有16个班社。咸丰初年 县蒿坪人杨金年,延聘名师(湖北人)在汉中西乡县开设科班授徒,此后各地共办科班至少有十六、七科;湖北范仁保也于此时率班入陕演出,并在安康兴办“瑞、彩、方、盛”四科,为汉调二簧培养出不少艺人。这些艺人的演出和传艺活动,远及于川、鄂、豫等省。

汉调二簧在发展中形成两大流派:

(1)“汉 ”,以安康、汉中为中心,擅演文戏,唱腔柔婉细腻;

(2)“雒镇派”,以商雒、关中为中心,以武戏见长,唱腔高昂粗犷。汉调二簧传统剧目,仅安康一地,就已发掘1200多本,其中包括颇为罕见的《文姬辨琴》、《胡笳十八拍》、《战蚩尤》、《尝百草》等。唱腔有甜音、苦音之分,唱法上,生、老旦一般用本嗓(真声),净用虎音,旦唱小嗓(假声)。道白分“韵白”和“说白”两种,“韵白”用 方言仿湖广音中州韵;“说白”则用当地普通话。伴奏乐器文场有京胡、月琴、三弦、笛子、唢呐、长喇叭等;武场有鼓、板、大锣、小锣、马锣、大钹、二五子(小钹)等。脚色共分末、净、生、旦、丑、外、小、贴、老、杂等十大行。生行后来又有文生、武生、蟒袍、靠架、纱帽之分;旦行又分青衣和花衫等行。脸谱笔调细腻,造型严谨,颇有特色。较有影响的剧目有传统戏《打龙棚》、《梁红玉》;现代戏《梅刀新传》、《红珍珠》等。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汉调二簧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9132.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