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乡土文学

[拼音]:xiangtu wenxue

通常指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具有较浓的乡土气息与地方色彩的一部分小说创作。鲁迅的小说如《孔乙己》、《风波》、《故乡》、《阿Q正传》等,便是最早的代表作。《呐喊》刚出版时,有人曾评论说:“他的作品满薰着我国的土气,他可以说是眼前我们唯一的乡土艺术家。”(张定璜《鲁迅先生》,1925年1月《现代评论》)在鲁迅的带动和影响下,20年代中期,出现了一个以文学研究会青年作者为主的乡土文学作家群,其中包括潘训、叶绍钧、许杰、鲁彦、许钦文、徐玉诺、王思玷、蹇先艾、彭家煌、台静农、黎锦明、王任叔等。他们的作品宽广而真实地描绘了内地宗法形态和沿海半殖民地形态的村镇生活,具有较浓的地方色彩和风俗画意味,推进了现实主义的深入发展。文学研究会的主要理论家 、沈雁冰等都是“乡土文学”、“农民文学”的最早倡导者。 表示“对于乡土艺术很是爱重”,他认为“风土的力在文艺上是极重大的”,“强烈的地方趣味也正是‘世界的’文学的一个重大成分”(《旧梦》)。胡愈之也大声疾呼“希望我国也有农民文学家”(《再谈谈波兰小说家莱芒忒的作品》)。这些理论倡导,促进了乡土文学的兴盛。鲁迅等人的乡土小说,对台湾的杨逵等爱国作家也有影响,后来并形成了一股潮流。到30年代,由于创作倾向的不同,大陆上的乡土文学作家已分道扬镳: 的《边城》、《长河》,废名(冯文炳)的《桥》代表着一种类型;而萧红的《生死场》,萧军的《第三代》,端木蕻良的《科尔沁旗草原》代表着又一种类型。40、50年代以后,乡土文学朝具有地区特点的流派(如以 、马烽、西戎为代表的山药蛋派,以孙犁、刘绍棠、韩映山为代表的荷花淀派)的方向发展,理论主张上也显得更为自觉。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乡土文学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8414.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