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衡阳渔鼓

[拼音]:hengyang yugu

湖南曲种。湖南各地的渔鼓,源于古代道情。清初,衡阳著名学者王夫之曾写过《愚鼓词》27首,以抒发对清朝政治的不满。愚鼓即今之渔鼓,兴起于清初,盛行于清末。主要是衡阳、常德、邵阳、湘西等支派,同源异流,曲词、唱词格式基本类似。20世纪50年代以来,衡阳渔鼓有较大的发展。衡阳渔鼓以唱为主,道白为辅。唱词多分为引诗、正腔、锁口3部分,唱词有4句一节的七字句和上下句反复的十字句两种格式。引诗多为 4、6、8句,正词是唱腔的主体,有平腔、悲腔两个曲调。锁口即结尾,多用 4句唱词结束全篇,也有穿插使用曲牌的。演唱形式有坐唱和站唱两种。伴奏乐器除渔鼓、简板外,有的还加用小铙。传统的曲调平板单调,演唱长篇唱词显得表现力不够 。60年代以来进行了音乐革新,吸取了民间小调和地方戏曲的音乐成分,增加了数板、散板、垛板等板式变化,增加了二胡、中胡、高胡、月琴、三弦等乐器,突破了一人独唱的格式,成为以独唱为主,也有对唱、领唱、齐唱、合唱等多人演唱的形式,运用了二部和声,增强了艺术感染力。衡阳渔鼓传统曲目极为丰富,以长篇、中篇为主,多为历史题材、侠义故事和民间传说。流行较广泛的有《合同记》、《二度梅》、《三门街》、《七侠五义》、《天宝图》、《碧玉簪》、《陶澍私访江南》等十几部。现代曲目以反映劳动模范事迹的《齐昌栋》影响较大。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衡阳渔鼓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7705.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